文:線條狼? ? 2017.12.7
謹以此文獻給Kelly。
最近天天在朋友圈曬家里的飯,引來朋友們一片點贊,對老婆的廚藝贊不絕口,當然也有羨慕嫉妒恨的哈哈,覺得我已經完全變成了吃貨,自己吃吃就算了,還要拿出來曬,而且曬的這么頻繁,曬的都讓人煩了。
是的,我就是要這樣天天曬,因為只有在家吃飯,才是真正的家,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意義,就在于在家吃自己燒的飯,過年回家,不也就是為了吃一頓團圓飯嗎?我就是要在我的倡導下,喊大家回家吃飯。
大部分時間,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們中間的很多人都在公司食堂或外面吃飯,無論是單身,還是已婚,真正在自己家吃飯的次數很少,我們更喜歡解釋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自己做飯,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懶,就是我們沒有認識到在家吃飯的重要意義。
首先,家庭的意義就在于有很多的時間跟家人相處,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吃飯也是一件十分重要、有著宗教儀式般的重要事情,無論是春節團聚、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還是七夕情人節,都離不開吃飯,在家吃飯,你才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家的味道,跟家人一起做飯,也是一件很溫馨的事情,在我們所有童年的記憶中,每年過年全家人一起做飯,有人洗菜,有人炒菜、有人洗碗的那種熱鬧、溫馨的場面,是最難忘、最溫暖的家庭記憶,跟家人一起吃飯,是我們傳統家庭文化中最為珍貴的部分。
然而如今的人們,的確很少人愿意在家做飯吃了,一方面遍地開花的餐館的確做到了讓我們什么時候想吃就吃,吃完擦擦嘴就走的痛快,另外一方面,的確現代的工作節奏,也很難讓我們有一整塊時間去買菜、烹調和洗碗,加班族往往到家以后就很晚,別提吃飯了,恐怕睡覺的時間都要被占用,我們經常拿豬開玩笑,豬吃了睡睡了吃,其實我們過的日子,還真不如豬。
在有那么一段時間里,我看到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喜歡曬自己點的菜(女性居多),無一例外都是在飯店里就餐的,這些菜很漂亮,奢華,無疑都在炫耀著主人公優渥富足的生活,但實際上,這跟拿一疊鈔票拿出來曬是一樣的,曬的既不是品味,也不是愛情,更沒有家和親情,甚至菜里面有沒有地溝油我們都不敢保證,因為地溝油這個名詞在中國可是如雷貫耳的,它既流淌在各種飯店的廚房里,也曾經或多或少流淌在我們的胃里、血液里,只要在外面就餐,我們就有可能邂逅地溝油,美美地享受一桌地溝油大餐。
我原以為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有那么多豐富的餐飲文化,從墨西哥到日本菜,從鐵板燒到漢堡比薩,各種餐館無比豐富,美國人一定不怎么在家做飯,但是當我真的來到美國,卻發現哥哥嫂子基本都在家里吃飯,很少去外面吃飯,而且哥哥在美國這么多年,在家吃的仍然是嫂子做的最正宗最鄉土的家鄉菜,有些甚至連我都很多年沒有吃到了,我以為只有華人才這樣,但實際上哥哥說大部分美國人都選擇在家里吃飯,甚至很多美國公司也并沒有餐廳,很多美國人中午都寧愿自己帶飯,也不會在餐館吃飯,這的確出乎我的意料,論理來說美國的餐飲業還是比國內規范很多,基本沒有聽說過地溝油的問題,但大部分美國人還是選擇回家吃飯,在外吃飯往往是迫不得已,或者宴請朋友、商務原因。
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對于家庭的概念和意義、價值觀是差不多的,在家吃飯,是一種珍視家庭的文化,一種珍惜健康、重視家庭的價值觀,我們曾經是這種文化的鼻祖,如今卻漸漸丟失了這種傳統,而且我們越來越發現,在外吃飯不僅忽略了我們的家庭,也忽略了我們的健康,每年體檢,都會有很多人感染各種腸胃病菌,這些病菌,都來自你在外面就餐的餐桌。
所以,我在朋友圈頻繁的刷屏,我曬的并不是一桌看起來很時尚、藝術的菜,而是一種對美好傳統的呼喚,回歸,我鼓勵和倡導大家,盡量創造條件,喊你的家人回家吃飯。
工作的意義最終還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下一代,就算實現自己的抱負、理想,中國人的目的也不外乎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最后還是得回家吃飯。
珍惜家庭、健康,遠離地溝油,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