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見有人討論:企業,需要的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還是需要一個有學歷的人?看的出來,還在糾結這個問題的,不是事業受創就是即將面臨找工作的畢業生了。
其實小編之前還沒有出校園的時候,也糾結過這個問題。找工作的話,到底是一個牛逼的學歷占優勢,還是說自己有能力更占優勢。
很早以前聽過一句話:清華是軟臥,本科是軟座,專科是硬座,民辦事站票。但是當你下車找工作的時候,你才發現,公司的老板根本不在乎你是怎么來的,老板在乎的是你能給他帶來多少利潤。是的,其實大家都一樣,無利可圖的事情沒人愿意做。不是連比爾蓋茨都說過嗎?難道頭等艙會比經濟艙先到達目的地嗎?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小編寫的這一段文字,會覺得心里好像有了問題的答案。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那只是你的錯覺。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大家把這兩件事情放到了一個天枰的兩端,開始計算著,到底要把時間或者是金錢放在哪端才能買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然而,很多人選擇了后者,去成就了一個原本以為可以更好的自己。可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它并不會真的按照你所寫的劇本那樣去演,也沒有出現你以為的結果。所以,抱怨鋪天蓋地席卷而來。感覺又回到了以前那個迷茫的時候,于是很多人后悔道:要是以前選擇培養自己的能力,也許今天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別談也許,也別談如果。只能說:一個人的一生中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如果當初你選擇去培養你的能力,也許會有更好的結果,但也許結果會更差,也說不一定。
其實在小編看來,企業到底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還是需要一個有學歷的人,這種問題,就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一樣,沒有標案。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感官不同,世界觀不同,對事情的看法自然不同。舉個簡單點的例子:很多人一直向往去海邊,因為大海很美,但是也有人說,即便它再美,它也淹死過很多人。
其實大家提到的這兩點各有各的地位,學歷高一點,相比之下,確有優勢,但是它也僅僅像高速公路上的ETC,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工作能不能勝任,就像平常我們寫文章一樣,其實很多的修辭手法我們都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辦法把它實際運用到我們的文章當中,所以,學歷這種東西固然重要,但是在社會這個大圈子里,有學歷的人不少,如果是你想要脫穎而出,那么你就得要擁有別人沒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