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秀敏三吳,慧心敬日月。大家好!小編又來寫回憶錄了,第二集依舊以一個研究生的身份回憶自己大學時光的趣事和吐槽專業、行業相關的現象為主。在我還沒成為一名死編輯的時候,小編曾有一個三維動畫的夢想,說得再遠一點,就是做中國的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所以小編在大學里是專攻三維動畫軟件的,這也讓很多專業老師一有三維的項目就會“惦記”我。上一集中那個害得小編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分道揚鑣的青年教師帶我們做的街景漫游動畫是小編在大學做的最后一個項目,其實還有后話,只不過再講下去就有點不尊敬老師了。今天我們來講小編在大學里接到的第一個項目,設計高跟鞋。
當時小編還是單干的,所以許許多多問題都是自己一個人面對。老師的要求是通過設計可伸縮或可拆卸的鞋跟來讓女生穿上這款高跟鞋后,走累了就可以變成平底鞋,不用脫下來換鞋甚至光腳。這個項目想要做好肯定不光就會個軟件,還涉及到人體工學,橫跨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等多個領域,難度很大。小編當時不知天高地厚,一聽是上一屆的學長無法完成,遺留下來的項目,好勝心驅使之下二話不說就主動請纓,身后留下了老師的迷之微笑。
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哪怕是現在的我也只能仿照亞歷山大·麥昆的一些奇葩作品搞出個概念設計而已。想要有成熟的高跟鞋設計并且投入生產和銷售根本不可能。可以想象當年那個恃才傲物的愣頭青設計高跟鞋的整個過程是多么胡鬧。項目剛開始當然是收集資料,雖說是上一屆的學長無法完成,遺留下來的項目,但老師并沒有給我任何前面的人打下的基礎,完全是讓我重新開始。當時小編也不在乎,以為上一屆的學長水平太次,做出來的都是垃圾,老師根本沒存檔。
小編當時采訪了班上所有穿著時髦、愛打扮的女同學,可見小編的編輯、記者天賦在那時已經小荷才露尖尖角。訪談的問答都記錄得很清楚,每個女生因為腳型不同,穿高跟鞋的感受也不同,上交給老師的報告,老師看了也很滿意。班上穿著時髦、愛打扮的女同學采訪完了就去隔壁班采訪,當時還沒有微信,要到了很多女生的手機號和qq,導致現在一打開qq空間就看見她們全都在曬娃。后來發展到走在校園里看見穿高跟鞋的女生就會目送她離開,有的時候干脆吃飯就買份麻辣燙或者關東煮蹲在食堂門口觀察穿高跟鞋的女生。
那時小編還沒有想過交女友,常常是不修邊幅,活像戴了眼鏡的犀利哥,那些穿高跟鞋的女生自然以為我是在視奸她們,會給我一個眼神,請我自己體會,脾氣火爆的直接破口大罵。我把在食堂門口的種種遭遇匯報給老師聽,老師的臉上又露出了迷之微笑。。一個月后,我設計出了第一稿,如下圖所示:
看到鞋邊上那個小圓球了嗎?那是當時小編設計的按鈕,只要一按,高跟就能縮成坡跟。我還為此做了一個演示動畫,其實就是再去下載一個款式相近的坡跟鞋模型改一改,作為最后一幀,把這張效果圖作為第一幀,再做一下中間幀的補充而已,是不是很牛?反正那時的我感覺牛上天了,如今看來,就好像小學時老師布置“小小發明家”之類的作業,回去又是寫說明文又是拿蠟筆在練習簿上畫圖紙的,只不過到了大學換成了專業軟件罷了。我們做動畫的,看著高大上,只不過小時候我們畫的畫叫兒童畫,長大后我們用了專業軟件制作,就叫課程設計了。
這樣不成熟的設計自然經不起老師答辯,伸縮功能的實現是基于什么原理?按鈕那么大,走路的時候會不會勿碰?有了伸縮裝置,鞋子的重量會不會增加?既然能夠伸縮,鞋跟會不會失去原本應有的承重?走路的時候鞋跟折了怎么辦?這些問題,我一個都回答不上來,項目也到此就不了了之。
據說至今仍沒有學弟能夠完成高跟鞋項目,我想,老師手里可能根本沒有這個項目,設計高跟鞋只不過是老師用來鍛煉學生創造力和執行力的一個課外作業而已吧?老師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迷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