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雖然“老實”是個褒義詞,但當你對一個人的評價只能用“老實”來表達時,那么你已經否認了ta的外在,并且不認可ta的智商。同事A就是這樣一個只能用老實來形容的姑娘。
初到公司,年紀相仿,尚且能聊上幾句,便有發展成朋友的可能。但隨著相處的深入,我會盡量減少和A姑娘的接觸。為何?別逼問我理由了,就算我真這么想,也不能就這么直截了當地說人家“蠢”吧!
跟A姑娘的交流越多,障礙也就越大,我需要花上跟別人交流的兩三倍時間,來跟A解釋一件很常識性的事情,這讓我一度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有限。而如此“溝通有障礙”的我,工作之余還要安撫A姑娘的玻璃心。
領導在群里發話,意指A姑娘寫文案缺乏邏輯。于是,A姑娘就有點抑郁了。小窗我訴苦,我安慰她,沒關系,下次咱注意點就好了。沒想到這反而觸發了她內心的小確喪,她發來一串哭臉,說又開始懷疑人生了,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呀,blabla……我只能把剛才那句話復制粘貼又發一遍……
A姑娘說自己容易想太多,上學那會,倘若吃了批評,也要耿耿于懷,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
安慰人的最好方式是:比慘。于是,我只能搬出一些陳年破事,動之以情。你看,誰沒有個挨批的時候,有則改之,無則當作放屁!
A姑娘還是一臉悶悶不樂,但好歹還是被逗笑了,并附贈一句:“還是你心態好!”而這句話,是這段時間一來,A姑娘對我說的頻率最高的一句。
2
客戶在群里提修改意見,A姑娘又小窗我,哎呀這不是昨天讓我們加的內容么,沒加怎么辦?我向她說明了沒加的理由,但仍然難解她的不安,她叮囑我:以后你得按他們說的做啊,不然會被他們說的。
1分鐘后,屏幕右下角A姑娘的頭像又開始跳動:我覺得我們還是趕緊給他們做一下,不要被領導說啊。
與此同時,工作群中,領導正在告知設計可直接修改。因為要修改的部分和之前的產品相同,只要復制過來即可,一派和諧,并沒有出現A所擔心的“血雨腥風”。
這下A又有小情緒了,憑啥你這會沒加,領導卻沒說,可憐我上次加了還被領導說。我安慰道:看領導心情……
于是,我又收到了A的一句“褒獎”:還是你想得開!
呵呵,我只能默默安撫了一下內心的千萬頭羊駝……
她寫的文案,我看過,撇開內容,單從排版上就不討喜。同級模塊內容不對齊,大小不相等,文字排列混亂,看久了易有暈車反應,嗯,看到這里我已經毫不猶豫地點了右上角的小叉叉。
為了趕進度,領導安排我和A姑娘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我告訴A,咱分下工,我做前一半,你做后一半。2小時候后,我收到A發來的后一半內容。我焦急地點開,準備統一格式后上交,但看到她做的內容后,我默默關掉了文件,然后重做了一份。
3
A姑娘的確是個“老實”人,她的待人之道中帶著小心翼翼地討好。
每天早晚向領導問好、道別,儼然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X總,早上好!”
“X總,我走了!”
最近因為換了辦公桌位置,她還會在中午加上一句“X總,您不吃飯嗎?”
你們覺得她有心機?呵呵,我倒是佩服領導的心態。畢竟A姑娘每次悄無聲息走到領導身側,輕吟一句的舉動,就像是要給正專注于工作的領導來一個surprise!看著被嚇一跳的領導,就差問一句: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我提及自己的上一份工作在中山公園附近,A姑娘說,那離我家挺近;同事B要去浦東機場接人,笑言是否有人同行,A姑娘踴躍舉手,那離我家挺近;同事C說曾經為了買低價票而跑到嘉定一家影院去看電影,A姑娘忙著打聽是哪家,因為那離我家挺近。
所以,求A姑娘住哪?答案是:徐涇東。
一日聊天,說到工作效率。A姑娘對同事B大加贊揚:“我一篇新聞稿都還沒看完,B就已經翻譯完了。”新聞稿是韓文,同事B是朝鮮族的……
我不接話,B笑得尷尬。
4
你們都嫌棄小蚯蚓智商低,卻能忍受安迪的情商低是嗎?所以,你們是忽略了小蚯蚓的情商也不高這個事實嘛?
A姑娘的工作態度看上去很認真,領導給的任務她從不推脫,別人下班了她還在電腦前敲鍵盤,每次開會她做的筆記最多,但她的返工率依舊高居不下,當仁不讓。
她時常苦惱為何別人很厲害,為何自己想不明白,落在旁人眼里,大家雖也覺得她看著委屈,但也漸漸從開導變成了無視。
平心而論,A姑娘是個好人,然后,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好人”、“老實”、“善良”,私下里大家都這樣說A姑娘,但每次碰到teamwork,卻紛紛對她避而遠之。
你說,這樣的人只是不適合做同事?呵呵,如果我有個這樣的朋友,抱歉,假設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