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你在哪》威尼斯首映獲贊,中國人再次揚眉吐氣!

從海外傳來了許多關于華語電影《你在哪》的相關報道。

作為今年唯一走進威尼斯的中國犯罪類型電影,9月5日將登陸威尼斯麗都島全球首映。伴隨著中國籍演員趙薇被宣布為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唯一華人評委的同時,我們中國電影《你在哪》也成為了今年唯一一部在威尼斯首映的華語影片。

The Premiers of Chinese Film BREATHING in Venice Film Festival 中國電影《你在哪》

這部中國電影以高姿態登陸歐洲,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符號,像是一顆定時炮彈隨時等待爆發,很有味道的場景,獨樹一幟的風格,具有沖擊力的鏡頭下隱含著人性的救贖,這些字眼來源于國外媒體對華語電影《你在哪》的評價。

導演樊昊侖先生把一個耐人尋味的小城拍給了世界,《BREATHING》讓我們看到了一部非常風格化的華語類型電影,海外媒體對這部中國電影《你在哪》的關注和認可,如同看到了一個時代,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他在威尼斯的亮相將是2016年的一個特殊話題。

這一年從《盜墓筆記》在戛納紅毯的尷尬遭遇,到《封神》的強勢上映,今年的大銀幕給所有觀眾“心頭一擊”。

?

現今快節奏的一線城市,大家對電影的需求如同一個“新娘”、“新郎”,永遠都有新鮮感,在生活壓力下電影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精神支柱,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加入了影人的行列,他們對精神層面的東西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區分就越來越明顯,市場化的電影是市場買單,市場運營者是誰,大家可想而知,這種趨勢以后會越來越明顯,只不過市場應該從“亂”走到規范,這可能需要經過一次艱難的旅程。

國際化就是所謂的高質量,而高質量的東西需要高質量的團隊來完成,電影是一個理念和精神相結合的產物,缺一不可,而且需要一個非常好的專業團隊來呈現。現在有許多電影人開始拿特效來迎合國際,跟國際叫板,說如果給我們同樣的特效設備,同樣的特效軟件,一部影片的呈現絕對不輸于《X達》、《x剛》,我想說的是,同樣的東西,同樣的人,但不同樣的理念和閱歷,最后只能呈現五毛半的特效...現在的觀眾不同以往,鑒賞能力越來越高,這代表我們中國的精神層面需求越來越高,文化水準越來越高,可為什么還有相當一部分“影人”在拿所謂的“大電影”來欺騙觀眾,浪費納稅人的五毛半錢?至今沒搞明白什么是強ip,在百度搜索了一下,有許多人都在問強ip的真正含義,不過,回答此問題的人亮了,這也正是我想回答的。

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電影開始“說市場”,失去了電影本身應該帶給大家的一種能量,一種可以傳遞思想的領域文化,先不談高品質,至少也應該把電影拍成電影,許多人都在說大銀幕是留給大城市人看的,正是這么一句話讓許多人忘記了我們的電影是從根上發的芽,也應該從根上結果才對,創新沒錯,但別忘了本,別忘了電影的根本。

希望這部承載著太多責任的華語類型電影《你在哪》,能夠帶著電影的根和本,帶著我們的大能量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一站搶灘爆發,也期待我們自己的精神領域早日回歸,無需再問你在哪。

最后祝中國奧運代表團多多吸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