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征程無溫存

圖片來自百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女導演許鞍華的新作《明月幾時有》,讓人驚艷動容。

強大的演出陣容,各位老戲骨的傾情演出,還有特定時事背景下對政治局勢的理解和表現力,以周迅這個局外人為主線,串起了一個讓人睜開眼睛看到底的故事。

劇情改編自真人真事,以抗戰末期白色恐怖下逃離香港的眾多文藝工作者為引子,見證了一位“覺醒”的平凡女子蒼涼的生活轉變,整個表現手法冷靜而客觀,你只看到一個故事,但是看不出導演本人任何的情緒渲染,可謂嚴謹。

而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周迅與葉德嫻的母女情。

媽媽是個精明干練的老太太,女兒是個接受了新思想的進步青年,因為愛,所以在勸阻無效以后,無條件地支持女兒的革命運動,甚至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無意在此對歷史做任何評價,只是有一個很問題在心里呼之欲出,不得不說:理想,可不可以不犧牲?

媽媽無疑是愛女兒的,可是這種超越自己能力的愛,一廂情愿地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得不償失。

自古征程無溫存,劇中的犧牲者很多,一個一個的被發現被解決,讓人驚異于當時日本人的情報偵查工作,如此精準,手段如此干脆利落,不留后患,這個民族的血液的確不同,武士道的精神怎么體現,請聽一句大佐的話:看到我腿上的傷疤了嗎,是我父親劃的,你被我劃了兩刀,還是沒跪,所以你可以走了……

話音剛落,老干部霍建華走出大門,“砰”,結束了,情節處理清清爽爽。

劇中大量的近景,給人壓抑和逼迫感,一個時代的恐慌油然而生,的確是大師級作品,值得一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