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于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br>
如果是一歲多的孩子,還咿呀學語的階段,晚上你告訴他要上床睡覺了,小家伙正樂呵呵獨自在玩玩具,聽了這話奶聲奶氣地回了你一句:不嘛!你會有什么反應?相信大多數家長會被孩子稚嫩可愛的反抗捧腹一樂。
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四、五歲的時候,如果這樣的場景再現的時候你又作何反應呢?顯然大部分的家長會很生氣地督促,然后像唐僧一般苦口婆心地叮囑孩子一定要按時上床、保持足夠睡眠,卻沒曾想到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要么不聽,要么頂嘴以示抗議。叮囑時臉上的那般溫暖的笑容來了個360度的大旋轉,既憤怒又很無奈!
孩子為什么頂嘴?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頂嘴是源自無助和困惑,當大人告訴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惱怒之中不自覺地用回嘴來找尋一種心理平衡。如果這時候家長不加分析而是一味強壓告訴孩子閉嘴聽話,就忽略了孩子發出的某種求助信號。
所以,理智的家長應該對孩子頂嘴的背后原因進行分析和區別,從而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
父母為什么不喜歡孩子頂嘴
很多的時候父母會把孩子回嘴看成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家長不該是孩子的權威,孩子也不是家長的附屬,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而只有真理才是家長和孩子應該尊重的權威。
當孩子的看法與我們的觀念發生碰撞的時候,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候的頂嘴是一種獨立思考精神的表現,家長不僅應該鼓勵,還要學會接受孩子合理的不同觀點和做法,允許他們試一試。
既然孩子頂嘴是表達無助和困惑情緒的一種方式,那么怎么表達則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的,這里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區分孩子是一般的頂嘴、還是粗魯無理甚至出口傷人。
對于后者要嚴加批評,而前者需要引導孩子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即教會孩子采用適當的表達方式代替頂嘴,而不是大哭大喊。
假如你確認孩子的頂嘴不屬于求知欲、創造性或個性的表達,而純粹就是不想遵守合理的要求,這樣的頂嘴就不能鼓勵,可以這樣應對:
孩子頂嘴多半是因為還沒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家長不要對孩子的用詞和語調產生過激反應,更不能“以牙還牙”,比如對孩子大吼,“你怎么用這樣的語調和大人說話”“我是你媽,你竟敢跟我頂嘴”之類的,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忍住不說,做個深呼吸,然后再問自己打算要說的話能否化解當前的尷尬情景。
不妨換個語氣:“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相信你能找得到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跟媽媽頂嘴”。這會讓孩子了解什么叫將心比心、感同身受,也會讓你立刻和孩子站在一個陣營,從而有機會發現孩子頂嘴的背后原因。
還可以建議:“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談好嗎?”這不僅可以避免直接陷入情緒的大比拼,還可以教孩子用退一步的妥協來解決問題。
實際上,孩子在嬰兒時期就會用破壞規矩的辦法來嘗試家長的反應的,因為人的本能是不愿守規矩和被限制,因此,心理學家指出:“對孩子的行為可以接受的范圍清楚劃線并堅持是很重要的,平日就要立好規矩,并和孩子討論!
家長還要嚴格執行并以身作則,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對突然而來的嚴格要求,孩子會陷入困惑而用頂嘴來反抗,或者學會陽奉陰違”。
如果能在一天的特定時間里專門給孩子頂嘴的時間,對約束其他時間的頂嘴行為很有幫助,比如晚上19:00到19:10這段時間里,孩子可以要求家長解釋相關的決定,也可以提出反對的意見,但一旦定下規矩就必須遵守,否則就要懲罰。
美國兒童行為學家認為,如果孩子一天之內得到的都是正面回應的話,采用冒犯行為包括頂嘴的可能性便會減少,所以盡量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比如問他:“下午你想去公園還是圖書館?”或者“午飯你想吃米飯還是面條?”孩子一旦做出選擇之后要尊重,這樣不管是去哪里、吃什么他都會覺得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會有因反抗而頂嘴的機會了。
當然家長要注意提供給孩子的選擇要合理,比如你想孩子多吃水果的話不要讓他在冰激凌和水果之間選擇,而是要他在不同水果如香蕉和葡萄等之間選擇。
也許孩子和小朋友發生了一些小摩擦,內心悶悶不樂,回家可能會把這種情緒發泄在父母身上,因為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安全的發泄目標。又或者孩子不想睡覺是因為害怕黑暗。
當這些現象發生時,嘗試問問孩子這種情緒產生的來源,比如說“今天發生什么事情讓你不開心了嗎?可以給我講一下嗎?”了解了孩子粗暴頂嘴背后的原因,那么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比如你和孩子玩游戲他輸了,孩子耍賴大喊“這個破游戲”之類帶有小情緒的話語,你要平靜地告訴他如果繼續這樣說的話就不和他玩了;若孩子繼續頂嘴,你要遵守諾言立即停止游戲離開,并告訴他“當你平靜下來有個好態度的時候我們再來談”。
這樣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不能用自己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這些表揚都能讓孩子心情舒暢,同時也能讓他們意識到,父母并不是單單只會挑自己的毛病,自己一點一滴的改變父母都能觀察地到。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孩子跟父母頂嘴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在處理孩子破壞規矩頂嘴的事情上,做家長的有時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警察,孩子不會永遠都喜歡你做的決定,家長的任務就是設定規矩然后不斷強化,因為這些規矩對孩子的成長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否喜歡,孩子應該學會接受他們,只要家長堅持,久而久之他們便會理解無理的頂嘴是沒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