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課程學習之——基金篇
上周學習了《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基金模塊的內容,這里做一個復盤回顧。

基金的定義: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錢集合在一起,由專業人士進行多樣化投資的一種資主管理方式,其優勢就在于“集聚資金、專業理財”。

我早在2007年就買過基金,到今天才算對基金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哈哈,想當初完全是拿著火把闖火藥庫啊。
還記得我買的第一只基金是大成2020。回望歷史2007年正處于牛市,那時候天天聽同事說股票怎么怎么的賺錢,基金怎么怎么的賺錢,一顆新韭菜就在那時萌芽了,完全不了解基金是什么鬼,只知道他們都在賺錢。大致的向同事打聽了怎么購買基金,然后我就火急火撩的跑到銀行柜臺說要買基金,工作人員問我要買哪只基金,我一頭霧水,然后熱心的工作人員就向我推薦了那只大成2020,依稀記得工作人員說起理財產品來頭頭是道,我聽的是一愣一愣,聽到他說自己也買了這只,已經賺了多少多少了,我當時就一拍腦門的說,好,就這只了。哈哈,感覺就像是超市買東西,比超市購物繁瑣一點的是手續,還記得那時填了好幾張單子。回家的路上,我懷揣著申購單,心里充滿了憧憬,幻想著白花花的銀子流進自己的口袋,感覺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招手。

基金的優勢:相比于個人投資,基金具有分散化和專來化兩大優勢。單個人資 金有限,很難有效進行分散投資,而基金資金規模大,可以覆蓋更多投資標的,將風險分散。
基金投資受到的限制比個人投資更少,且基金經理操刀更加專業,能夠更快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從全球數據上看,基金具有較好的投資收益。

而我當時對基金唯一的認識就是風險小,而完全沒有考慮擇時的因素,在大叔大媽都在談論賺了多少多少的時候,一頭扎了進去,正所謂無知者無畏,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基本買在了牛市的頂部,完完全全的接盤俠。隨著越套越深,后面索性就不再關注。直到2011年,還是受同事的影響,我開始接觸股票,才想起那只基金,查看凈值,經過四年的下跌,已經跌去百分之三十多,那年為了進入股票,我割肉結束了第一只基金的投資。

怎么選擇基金?

給你一個投資坐標系:投資標的和投資風格。
投資標的決定了基金的基本屬性,即其收益率、風險和流動性。從投資標的來看,追求高收益的人就應該多配置股基;追求安全性的人應該多配置債基;而追求流動性的人就多配置貨基。
從投資 風格來看,主動型基金是通過選股和擇時,主要投資短期波動,追求高于大盤的超額收益。這種基金適合于性格積極多變的“狐貍型”投資者。
而被動型基金投資的是長期趨勢,一般就是選取一個特殊的指數成分股作為投資對象,以期獲得市場平均回報率,這種基金適合安全謹慎的“樹獺型”投資者。

那么我又是什么型投資者呢?
從我投資股票、甚至數字貨幣來看,我無疑是“狐貍型”的激進投資者。
但是,從我最近一年選擇把大部分的可用資金投資在指數基金來看,我又是謹小慎微的“樹獺型”投資者。
具體我也分不清我是屬于哪類投資者了,只是自我感覺隨著對知識的積累,經歷了股災、熔斷,見識了市場的殘酷,現在的我對市場充滿了敬畏。
或許我正從“狐貍型“向”樹獺型”轉型。只追求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投資活動,讓金融這個時光機器通過時間的轉化完成對財富的累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