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門店零售萎縮根本原因,不能怪網店——而是高額的房價,最終既得利益者而是政府!
上個月,負責的一個門店店鋪轉讓了,最終原因,店鋪租金高的嚇人,一個發達的鄉鎮,租金達到了3萬一年,如果零售電腦,利潤300一臺,需要100臺,才能賺回房租。在普遍網購的同時,線下零售門店,卻死在了高額房價里。
中國經濟應該有兩個矛盾,1:貧富兩極分化嚴重,世界第一。2:高房價掏空中國實體經濟。降低非必需品消費。
從消費來看,朝著兩個方向發展,1:追求品質生活,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去日本買馬桶了。2:對低收入人群,追求更具有性價比產品。前面說了,當房價占據收入很大一部分時候,那么非必需品消費就會大打折扣。
實體店自身問題,消費升級,門店跟不上個性化需求。一些店鋪還在賣假貨,水貨,這就讓不賣假貨的京東搶了風頭,如果顧客買了一次產品質量不好,還會來嘛?肯定心里早已罵死。
門店的態度有待改善,有時候店主很反感客戶電商比價的,缺乏細心指導,溝通,對客戶愛理不理,一副別人欠著錢的樣子,誰愿意進這樣店鋪購物?
門店營銷宣傳跟不上電商,廠家對電商支持力度更大,忽略了門店發展。小米需要在每個城市開專賣店嗎?然而OPPO卻活得風生水起,因為OPPO屬于一個時代,商家可以自己出費用門店建設,廣告宣傳,公司提供產品。本人負責聯想店建,聯想專賣店店鋪也是覆蓋全國所有鄉鎮,而電腦已經不屬于這個時代主題。
門店未來怎么走?我們下期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