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華,書寫來自于現實的荒誕

我是個剛剛才步入簡書甚至還未動一字的新人,但也一直在3g書城又或是起點更著自己的網文,所以抱著試試手的想法卻很是幸運地點開了這么一個瞬息觸動人心弦的文題,雖然簡單卻讓人發自內心地想要訴說些什么……

讀著余華的書度過了我略顯短暫的十九年人生中的四分之一時光,在其中品味到了許多,就像是抹去了一直蒙著眼睛的灰,再睜眼已經是一片全新景象……

我不似初學漢字的孩童那樣如饑似渴地通讀著各國的童話,幻想著還遮蓋著一層紗的現實能夠如其一般美好,公主都會遇上自己的王子而非白馬。

也不像仍漫步于青春路上的少男少女那般憧憬著書籍中的一切愛情,坐在樹蔭下對照著自己與書中的人物到底有幾分相似,又思慮著是否會遇見同一個結局。

當然也不會如同慢悠悠散步于清晨的老人那般愛著最苦澀淡然的清茶,布下一盤空棋局,在聆聽鳥語花香的間隙品讀那一行一行慢于生活的詩。

我只是有些難以接受這現實,想要鉆進余華的書里,借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去見識一下其中的觸目驚心,一直沒忘記第一次的印象深刻,他寫著:“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簡直小巫見大巫。”是一種出人意料的共鳴……



還記得第一次得見余華的作品還是在溫州的新華書城,那時候仍是個愛讀郭敬明小說的年紀,徘徊在書架周遭只為尋那最新的爵跡。可很巧的是,我卻在隨意一瞥間發現了余華時隔七年后的最新作品《第七天》,在這之前我甚至沒有聽說過這么一個人,被吸引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與書名的契合還有封面上所謂“七年磨一劍”的那股霸氣。這么一翻開卻是徹底連上了羈絆,那天我忘記了初衷,只是捧著這本書跑回了家,不是說郭敬明的書寫得不好,只是余華真真切切打碎了我的世界觀,讓我覺得,原來書還能這么寫……

自那以后,我便開始如饑似渴地通讀起了他所有的書,他并不是個多產的作家,可每本書卻都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活著》讓我第一次明白了哲學摻雜人生后可以變得那么簡單,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兄弟》一度讓我笑出聲來,可最后卻是漸漸讀出了淚;《許三觀賣血記》是個難得的好結局,卻反倒讓人根本開心不起來……一本又一本書描繪著他眼中的人生,人性和世界在對撞擦出一點點荒誕的火花……


說起來,余華其實和我來自同一個地方,都是充滿溫婉的江南水鄉,卻不知道他為何能夠寫出這樣冷漠的文章。但自從學會用那種視角觀察世界時,我便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年歲與閱歷的增加,也讓我慢慢感覺到現實的壓迫,所以手中的筆自然也就有了用處。一個作家在靈感最充盈、眼睛最明亮時應該做的,并非是無病呻吟又或是多愁善感嘆人世,而應該以筆為矛,去毫不留情地揭示這個社會的問題,為世界和人類的未來帶去一點點曙光。

即使幾次征文比賽被退回了稿子,即使這種文體和意識根本不適合初中生的考試作文,但我還是在一點點寫下去,只為手寫本心,只為下次讀余華的作品仍能不羞不愧。

一直就這么寫著寫著來到了大學,報上了一直喜愛的中文系,連老師都覺得殘忍的余華卻是漸漸成了我的同行前輩,他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走上了一條又愛又恨的道路。每個作者在深夜都會長嘆,因為正用著自己最愛的筆寫著自己最疑惑的世界……

余華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鬼才,他能用自己的文章影響別人甚至社會,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改革者。作為世界上的一個異類,他正用著手中那一支與其身軀同樣渺小瘦弱的筆去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巨大變數……

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簡直小巫見大巫……

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雨落屋檐 打濕了青銅劍 銅銹點點,綠霉如花 是你晶瑩文字中的淚斑 風吹散了雨線 年歲向晚,夜幕打開了孤單 黃葉在孤...
    青燈先生閱讀 1,205評論 4 8
  • 棉花打頂可消頂除棉株頂端生長優勢,調節體內水分、養分的運輸方向,使較多的養分供給生殖器官生長,減少無效果枝對水肥的...
    malt星哥閱讀 996評論 0 0
  • 2017年即將成為記憶。 這一年我去了西藏,去了泰國,坐了第一次的飛機,出了第一次國。兩次旅行都是和同事去的,本是...
    繁花淺草閱讀 35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