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另一個自己
? ? ? ? 我曾一度認為我是個天才,直到我發現我不是。
? ? ? ? 今天本來準備寫《鄉土中國》的讀后感,結果我實在是寫不出來。讀書時候那種強烈的寫作愿望沒有了。晚上刷牙的時候,我安慰自己,也是向自己坦白:你畢竟不是一口泉眼,不會一直滋滋的涌泉水出來;其實你是一塊海綿,從別處吸一點水,到此處擠出一點水,吸一點擠一點,僅此而已。
? ? ? ? 我曾一度認為我能以寫字為生,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不能。也許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拿起筆開始寫字,但我知道,當我為了湊寫字數在回去重讀《鄉土中國》的時候,當我為了一個例子或者開篇的寫法而抓耳撓腮時,我其實應該做的事是把筆放下。
? ? ?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你為了看起來毫不費力,你必須非常努力。我不是泉眼,我不是天才,不可能在有限輸入的情況下無限輸出。即使是一流的寫手,為了寫一千字的文章,也可能要讀二十萬字的材料。我也沒有什么例外,我也只能讀一點,寫一點。
? ? ? ? 當我剛剛寫好的東西,馬上自己通讀一遍的時候,都有一種方便之后按馬桶上按鈕的感覺——暢快。然后再多看幾遍的時候,就好像觀察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嬰兒走路不協調,總有很多很夸張、多余的動作——往往就是該有的少了幾樣,不該有的花樣百出。我這的不知道是應該興奮,還是應該焦慮。
? ? ? ? 也許我對寫作這件事本身就懷著功利的心態,所以我無法持續寫作。如果你想以寫字為生,那么在這個想法誕生的時候,它就剝奪了你所有可能在寫作中獲得的樂趣。你眼中就只剩下瀏覽量(居然都不是閱讀量)和獲贊數目了。
? ? ? ? 所以,當我意識到我不能以寫字為生,我應該高興。因為,我可以通過寫作,和自己相伴一生。總有一天,那個孩子會學會走路的,也能學會跑步和其他的事情。我不應該因為他如今笨拙無能而感到焦慮和彷徨,而應該以他能有精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