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把自己逼瘋,把對手逼死

圖片發自簡書App

概念:滲透定價法

滲透定價法,就是以低價進入市場,把價量之秤的砝碼,盡量加到量的極致,獲得極高的銷售和占有率,又導致成本降低,價格接著降的定價方法。

滲透價格的缺點,是企業只能獲取極低的毛利。但是,也有兩個顯著優點:首先,低價可以使產品盡快為市場所接受,并借助大批量銷售來降低成本,獲得長期穩定的市場地位;其次,微利阻止了競爭者的進入,增強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滲透定價法的極致,就是免費。雷軍曾經說過:互聯網公司從來不打價格戰,我們直接免費。

案例

作者有個朋友叫葉國富,2013年,他創立了一個新的日用品零售品牌:名創優品。于是,這就涉及到定價的問題。日用品周轉快,銷量大,我們在第8期講過“價量之秤”,量大,定倍率可以相對較低。這個行業平均定倍率大約是3倍。
那定多少呢?葉國富決定,使用滲透定價法:只定1倍定倍率。定倍率,就是零售價相對于出廠價的倍數。1倍,就是零售價等于出廠價。這太瘋狂了吧,能做到嗎?
葉國富用兩年時間,開了1100多家名創優品的門店,然后聚合這些門店的訂貨量,去和工廠談,別人都是二三十箱一次拿貨,我要一萬箱,你做不做?工廠估計高興壞了。他說,但有一個條件,同品質情況下,你把價格打為原來一半,能做到嗎?

過去,工廠很在乎毛利率,但在如此大單下,他更在乎利潤絕對值。而且,他還可以用這個量,和上游的原材料企業談判,壓低進貨價。所以,不少工廠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名創優品在0.5元出廠價上,加8%~10%的毛利,覆蓋總部運營成本,中國七大倉庫運營成本等。再然后,直接供給1100家門店,用IT系統去掉一切中間代理。門店加32~38%的毛利,覆蓋店員工資,租金水電,和最后一段物流。

別人是1塊錢出廠價,賣3塊錢。但名創優品,是5毛錢出廠,加10%,再加38%,最后到消費者手上的價格,還不到1塊錢,不到別人的出廠價。那你能賺錢嗎?關鍵是量。價量之秤撥到了極致,他說,只有周轉率足夠快,銷量極其大,一年銷售10億以上,那就能賺錢。

名創優品2013年底創立,到2015年底,年收入已經近60億。預計2016年的收入,會將近100億。

運用:如何用滲透定價法呢?

場景1:

惠普公司研發了一款高科技打印機,很糾結,是憑借新技術優勢,用250美元高價入市呢,還是保持185美元常規售價不變?

當時市場上打印機大約150美元,惠普的新打印機雖然技術領先,但如果定價250美元,暴利的誘惑,會吸引大批追隨者進入,一窩蜂投入巨資研發,然后為了市場份額,必然是價格戰,最后市場極度混亂,直接損害惠普優勢。最后,惠普定價185美元不變,用這樣的方法,嚇退追隨者。如果真有不長眼的追隨者還是要進入,惠普就會立刻降價到160美元,讓對手無法收回成本。

場景2:

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后,也一直采用滲透定價法,以相對的低價格迅速占領市場。后來百事可樂公司也進入中國,但是作為市場追隨者,他們在定價上只能跟隨。但由于市場份額小,還需要投入很多宣傳吸引消費者,所以百事可樂在進入中國后的十幾年,一直沒能盈利。這就是可口可樂的“滲透定價”策略。

小結:使用滲透定價法時,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這個市場必須足夠大;

第二,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而不是對品牌敏感;

第三,大量的生產,能降低成本;

第四,低價策略,能真的嚇退現存及潛在的競爭對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