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聽完易仁老師的分享課“為什么你的習慣不能堅持”,每次聽,感覺都不一樣。
任何時候都要看你學習的標準是什么,因為你所設定的標準決定你的人生。根據(jù)標準,易仁老師給出六條:知曉、理解、使用、應用、評估、創(chuàng)新,每個人同樣是利用一個小時聽分享,但是若標準不一樣,效果則絕對不一樣,你想要什么標準,那么就要做出相應標準需要的努力。分享課中老師提出甜面包熱湯模型,這個模型我已經(jīng)接觸過好幾次,但是在我身上所使用的頻率和時間卻很少,甚至是處于遺忘的狀態(tài),只是每次都是接觸模型,然后才想起來。在我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我就被易仁老師的模型吸引了,我感覺很透徹,可以很完美的概括人們的行為方式,也能幫助我自己解決習慣問題,但是,在我驚訝的同時,我忽略了運用它,我忽略了自己學習的目的,忽略了學習的標準,接觸了幾次仍處于理解狀態(tài),并沒有真正讓它造福于我自己的生活與學習,而這個也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但是再次遇到仍舊是不會的原因。所以在學習之前,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學習,這次學習學到了什么,并且做出相應的輸出,加深理解,想想他可以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或者你可以怎樣來改進自己的某些方面,一定要讓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模型中,有一只大象,大象代表的是感性,騎象人代表的是理性,若你想讓大象往前走,如果大象自己不愿意走,那你肯定走不到前面,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戰(zhàn)勝心中的感性,戰(zhàn)勝心中的大象,讓理性大于感性。在征服大象的過程中,你要想清楚,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也就是本質(zhì)導向,找到其本質(zhì)再按照本質(zhì)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