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是一個什么樣的神奇存在,哎,我真心不得而知。寫開頭是各種搔頭抓耳啊,第一次感到沒有實戰經驗的可怕,根本不知道如何拋磚引玉,讓人物志的主人公順其自然登場。
芽兒是這期人物志的主人公,她的初戀已經結束一年了,很多事情遺忘了,但很多戀愛細節歷歷在目,對方曾說過的話言猶在耳。那我們就隨著芽兒的記憶鋪陳而成的地毯,走過初戀的那段情路。
芽兒戀愛了
2014年9月的一個清晨,曙光乍現,芽兒在跑步,他和發小在打籃球。而他的發小恰好和芽兒同一個班,芽兒去見他發小。芽兒沒有留意到他,但他動了心。
第二天,他早早起來去籃球場,就是為了等每天來跑步的芽兒,他們就這樣認識了。此后一個多月的早上,他在打籃球,芽兒在跑步。他的早起,僅僅是為了芽兒;而芽兒的早起,僅僅是跑步。
一個月后,他拿著一份禮物向芽兒表白了。當時的芽兒還一臉懵逼,拿著禮物回到宿舍,盯著那份禮物好久好久。芽兒曾想這樣在一起是不是太快了?但思前想后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喜歡他在一起,兩個人就這樣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他陪芽兒做她想做的事情,芽兒陪他游山玩水。
此后一個多學期的早上,他在打籃球,芽兒在跑步。
芽兒是一個認床的女孩,每當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他都會陪著芽兒,跟她聊天到天明。
芽兒喜歡爬山,他就陪芽兒爬山。有一次還非要背著她從山腳爬到山頂,中途還不給芽兒下來。
他喜歡旅行,芽兒就跟著他一起游山玩水。芽兒也是因為他而喜歡上了旅行。
他們在云南游玩的時候,因為當地司機想坑人的壞心眼,芽兒和司機發生了爭執。當司機用手指著芽兒罵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撥開司機的手。芽兒當場感動得淚如雨下!(芽兒再跟我回憶這個場景時,說著說著就哽咽了。)
芽兒失戀了
感情雖然不能量化,但一樣遵循能量守很定律。曾經的戀愛有多美好,失戀時就有多痛苦。
2014年,芽兒戀愛了;2016年,芽兒失戀了。
歇斯底里的撕心裂肺讓芽兒難以承受時間的重量!分手初期,芽兒瘋一樣的找他,幾百個電話和無數的短信轟炸,還跑去他老家附近的車站等他,直到他過來。芽兒開始了用舍友的手機打他的電話,對方聽到聲音立馬掛掉,還全部拉黑芽兒曾使用過的聯系方式。
無處安放的思念噴涌而出,源源不斷。那時候的芽兒終日以淚洗面,那時候的芽兒茶飯不思輾轉難眠,那時候的芽兒風雨無阻地跑步爬山。是這樣的思念,是這樣的痛苦,是這樣的難以忘懷,讓芽兒在短短4個月內瘦了進22斤,從微胖界縱身一躍到瘦子界。
分開后,芽兒保留了旅行的愛好,先后去了成都、南充、重慶、長春、哈爾濱、廣州,惠州。
平時在群里,芽兒甚是活躍,更是勇敢表達想要脫單的欲望。其實,芽兒心里的某個角落依然放著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那些車票,那些門票,那些影像,那些心情,芽兒依然視如珍寶,保存完好。如今再次翻出來,已是物是人非;而芽兒的心境卻一如從前,眼淚汩汩涌出。
芽兒雖然嘴上總是說著想要談戀愛,可是她卻拒絕了好多追求者。
上個月,芽兒和他一起畢業了。他回學校辦理一些手續,同學把這件事告訴芽兒了,芽兒條件反射似的飛奔到他的所在地,拍拍他的肩膀開心地說,“***,你還好嗎?”他頭也不回,就這樣走了。
我說芽兒放不下,芽兒說我不懂。嗯,或許芽兒說得對,我不懂愛情吧,我還是想談談對愛情的理解。
楊瀾曾經說過:“我們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同樣的好的愛情是兩個人應該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兩個人可以相互依戀,但不能完全依賴對方;兩個人合二為一的同時,又要保持個體的獨立性。而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是內耗的話,那一定不是好的愛情。
前些日子,薛之謙的上海演唱會讓芽兒又想起了他。
芽兒給他發短信:“薛之謙的演唱會,我想起你了,你還好嘛!”
他說:“謝謝!”
芽兒的戀愛觀
芽兒在家基本上都能看到父母兩個人秀恩愛,他們會一起去跑步,而后去買菜。回來后,一個人摘菜,一個炒菜。你主廚,我打下手。兩個人不在一起的時候,會互打好多電話,或商量公司的大小事務,或談談家長里短,或談談兩個孩子,用最平常的話語,互訴衷腸。
芽兒希望找到一個人可以和自己相伴一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就像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細細品味細水長流的愛情。
芽兒和我
前些天,我在一個群里甩出一句話,我現在在寫人物志(野雞人物志),有故事沒故事的都可以跟我聊哦。
群里一枚喜歡中醫、喜歡看書、喜歡旅行、習慣早起的妹子芽兒說,有故事。
就這樣,我和芽兒聊上了。芽兒跟我分享了很多關于愛情,關于親情的事情。
愛情動人而心碎,親情平淡而溫馨。
謝謝芽兒跟我分享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