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4
選自《如何聽,如何說》,151頁
如何聽 如何說
R·閱讀原文片段
舉例時應該精挑細選,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陳述說得更生動、更易懂一些。許多人感到對概括性的話很難理解,尤其是那種高度抽象的概括。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能夠把抽象的敘述形象地描繪出來,使得它們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聽不明白別人在說些什么,就應該而且有必要請對方給你舉個例子。如果他們舉不出令你滿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懷疑,是不是他們也搞不清自己話中的意思呢?
I? 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當我們對別人說抽象的概括性的話時,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讓別人更容易理解。當我們聽不明白別人說什么的時候,也可以請對方舉例說明。
【A1? 過去的相關經驗】
今年3月,在圖書館借閱部辦公室,齊齊、我、麗麗初次討論學習“拆書”的事宜。我雖然留意了拆書幫的相關信息,但是還是不清楚RIA和現場的學習是怎樣的,因而要求齊齊給我們講講。齊齊對RIA進行了解釋,并介紹了現場拆書的方式。鑒于使用定義解釋比較抽象,齊齊以“勿因喜而輕諾,勿因愛而輕信”為例子,帶領我和麗麗進行了一次小型的拆書,這樣具體的拆書實例,讓我和麗麗立馬了解了拆書的過程并深深被現場拆書的方式吸引。
反思:在解釋知識點的時候,特別是知識比較抽象的時候,通過舉例子的方式,可以讓對方比較容易理解。在日常的生活或者學習中,對不理解的問題舉個“栗子”或者要求對方舉個“栗子”,都是提升交流效果的方法。
【A2 將來如何應用】
目標:8月將學習《這樣讀書就夠了》的拆書方法介紹給身邊的3個朋友。
行動:
對象: 朋友A,表妹B,表弟C。
時間:8月的三個周末。
內容:使用小例子講解RIA。R:“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I:書本上讀到的知識沒有經過轉化終歸是理解不到其深意的,需要親身實踐方能理解其深意。A:引導朋友反思自己通過實踐更深掌握知識的例子,同時請朋友對今后如何應用到學習中。
檢查效果:8月底進行一次小型家庭拆書會,進行3人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