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都會想,人類大腦的構造到底有多奇特,很多原本我們以為轉眼就能忘記的事,到好多年以后卻依舊歷歷在目,好多我們拼了命想要記住的東西,在某個不知名的夜晚,當再次回憶時,卻怎么也記不起來了。
其實也沒有多么復雜,我們總會在最清醒的時候迷失自己,卻又在酒與夢中認識自己,我們都一樣,清醒的像個孩童,酒醉的像個老者,在清醒中死去,又在酒醉中活著。
突如其來的改變總是能把你打個措手不及
昨天凌晨十二點,西北的這座小城開始正式供暖,月初的一場大雪殺死了僅僅存活了不到半個月的秋天,所有人都開始為這場秋雪準備著,或許是因為經歷過南方的冬天,突如其來的寒冷讓我不得不翻箱倒柜的找出過冬的衣物,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自己。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來去都太過突然真的會打亂我的節奏,就在供暖的今天,我被突然變暖的氣溫活生生的折磨了一番,其實一直都是很極端的一個人,極端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從未給自己留任何后路,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耳機中依舊是最熟悉的旋律,其實事實上手機中的一千多首歌我都很熟悉,或許是因為昨夜徹夜未眠,抑或著是腳步太過匆忙,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偏離目的地近一公里的路程了,記得去年去四川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里面寫過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座連出門都需要導航的城市”。
心若沒有了棲息地,到了那里都是在流浪。
在一座我閉著眼睛都不會迷路的城市,我卻走失了方向,在最熟悉的街角,我去過很多地方,一直都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是超群的,只要是我走過一次的路,我都可以記住,事實上我并非記憶超群,我見過很多人,可我卻怎么也記不住他們的面孔,于是,很多時候我會和許多見過幾次面的人像形同陌路的路人擦肩而過。
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時光大致就是選擇了四處漂泊的生活,走過千山萬水,始終未曾停歇的那段時光,那時候一直都在想,到底是在流浪還是在遺忘,直到后來經歷了些許的事情之后才發覺,其實就是在流浪吧,遺忘那么長,真正記住了的又怎么會那么容易被輕易忘掉呢,你說是吧!
王爾德說:人生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種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一開始總覺得這種說法很矛盾,當然,想得到的得不到我可以理解,想得到的得到了我實在理解不了,在經歷了一些不堪的人事之后,才后知后覺,比起想到的得不到而言,想得到的得到了才是最大的悲哀,生在骨子里的固執,一如既往的四處漂泊,寧愿孑然一身也不愿迎合的性格,逃離各種圈子的獨自一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孤傲,在歲月的打磨和四處流浪之后,我統統都得到了。
都說經歷會讓人成長,也曾大言不慚的對別人說著“我知道這樣很殘忍,可是不殘忍我們都記不住呀”,經歷過悲歡離合的人都懂,失去和得到意味著什么。
那些后來走散了的人,真心希望你們都能夠安好。
一路走來,失去總是大于得到,不管是不是我愿意接受的,不過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該失去的總是會失去,李宗盛在歌中唱到,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他還唱到,
該來的我不推,該走的我不留,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有些人的到來,就是為了半路離開,那才是那些人所到來的最終意義,我們都應該學會感激,走或是留,都是有定數的。
學會感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