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麗江某家溫馨青旅的窗邊,沐浴著陽光,看朵朵白云在藍天上緩慢旋轉著,聽著孫燕姿的《我懷念的》,思緒又飄回了那個充滿回憶的南都。距離我們分別已過去半個多月了,然而腦海中時常浮現出我們一起探夢金陵的點點滴滴。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這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如約在時光相聚,短暫的十天九夜,我們成為了最親密的一家人。
記得自己幸運地與珊珊搭乘了同一趟列車,兩人在南京南又與程鵬會面,三人一起打的去了時光。大概因為我們仨都是浙江人,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記得第一天晚上破冰活動,每人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特點,兩兩配對“尬聊”,發現自己和綠樹有好多共同點,兩人聊到停不下來。
記得第二天便是綠樹的生日,大伙兒正兒八經地結束了一天的總結會,詩韻和桐偷偷瞞著綠樹跑出去拿蛋糕,依舊記得那時綠樹激動地紅了雙眼,說話略微顫抖。雖然后來發現這是一個“假”生日,但大家還是玩得很開心。
大概是同志朋友分享會結束了以后,大家聊的話題更加開放了,記得每個夜晚,一波人帶著炸雞和啤酒,在天臺聊到兩三點才不舍地回到房中睡覺。
印象最深的便是暗夜聽歌會,以一首自己最愛的音樂為契機,在黑暗中,向大家展現一個最真實的自己。那看似堅強實際內心脆弱缺乏安全的人兒、那看似陽光實際內心有些小黑暗的人兒、那看似樂觀實際過多承受苦難的人兒、那多年癡迷紅樓的人兒、那多年以毛爺爺為目標的人兒、那多年癡迷歷史文化的人兒、那總說自己不太會說話結果一說停不下來的人兒、那有些慢熱一心追尋藝術的人兒、那看似逗比實際內心成熟的人兒、那為愛癡狂的人兒、那看似正經實際搞笑的人兒、那勇于突破自己的人兒、那看似柔弱實際堅強的人兒……
有歡笑、有淚水、有期盼、有失望、有迷茫、有彷徨、有悲傷、有喜悅、有痛苦、有感動……
記得大家的坦誠與直白,記得爭吵之后的道歉與原諒,記得那份屬于大家的承諾。
記得19號閉營儀式結束后大家陸續離開,記得大家分別時的溫暖擁抱,記得大家分別時耳邊的句句叮囑,記得大家的次次相約……
之所以喜歡時光,是因為有你們的存在!因為有你們,時光成了一個家,一個屬于我們的家!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游學,游而學。在陌生的城市,與來自天南海北的小伙伴一起行走、觀察、學習、思考。記得每一次的總結會,我總會說上一句:“今天的活動很符合我的期待!”在這段充滿未知的旅程中,每天都在接觸新的事物、新的領域,每天都會有新的感受。
記得第一天去南大的仙林校區拜訪賀曉星老師,第一次接觸“聾人、聾文化與聾教育”這個話題,許多尖銳的問題沖擊著我原有的觀念,比如“聾人與高度近視者,為什么認為前者是殘疾人,后者是正常人?”、“社會構建帶來的影響有什么?”、“為什么聾人看不懂手語新聞?”、“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的矛盾,如何感受自然手語的魅力?”下午與四位聾人朋友進行互動,學習了簡單的手語表達方式,其實聾人與聽人沒有什么不同,他們與我們一樣,在工作之余喜歡閱讀、喜歡逛街、喜歡購物,只需要心與心的交流,只需要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對他們多一些包容。
記得第二天我們去拜訪了馬連平老師,接觸到了全新的公益理念,公益機構亟需轉型,需要學會自我造血,轉變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例如馬連平老師開展的公益項目皆是為了讓兒童更好的融入社會。曾提出疑問,如何才能對公益心懷熱忱,答案便是:學會放棄。
記得第三天我們在莫愁湖畔,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中,領略傳統香學與詠春的魅力。在初步了解香學的歷史后,大家一起動手制作線香。淡淡的香味融在手心,愿更多的人了解傳的香學文化。在孔老師的指導下,簡單學習了詠春的三個基本動作。萬物歸一,道法自然。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們應努力去認知這個世界,認識自己,通過身體力行來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記得第四天我們一起來到伊頓學園。在這個置立于山林草廬間的一方凈土,我們體會到了自然勞作、學會自治、自主學習、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向梅老師的引導下思考如何開展一個公益項目,如何做好項目定位;在張玉林老師的闡述中,深入了解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關系,以及目前一個重要的現象“政經一體化”。
記得第五天我們一起在小紅梅拜訪許金晶老師。記得老師推薦的三本書《黃河青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朱熹的歷史世界》。記得老師送給我們的借用胡適先生所說的三句話:1.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2.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3.你得有一點自信。記得老師如何平衡音樂、閱讀與工作的關系,還是回到了之前的一個話題,學會放棄,學會取舍,人生的意義在于各取所愛。
記得第六天因一些突發狀況,臨時決定大伙兒在中山陵進行人文行走。南京不愧為“四大火爐”之一,為大家能頂著烈日走完中山陵鼓掌。
記得第七天我們一起去拜訪郭海平老師,第一次接觸了“原生藝術與精神健康”這個話題。看著那些抽象的藝術創作,其實那是一個不同于我們認知中的潛藏于他們內心深處的世界。郭老師曾說過:“精神病人在為我們吃藥,因為我們不夠寬容。”這句話深深地觸痛了我的內心。分享結束后我們與幾個原生藝術家有所接觸,發現他們渴望與我們交流,雖然有時候可能表述不清,但他們依然積極地融入我們。精神病人,聯系之前所接觸到的聾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不禁反思,我們要如何做到多些寬容多些關愛,如何才能真正地和諧共處。
記得第八天我們一去永慕廬拜訪陸遠老師。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多小時的交流時間,收獲頗豐。狄更斯曾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之所以游學,是因為我們迷茫,因為我們想要尋找答案。我們應當利用好大學這一個階段,確立價值觀來引領社會思潮;我們要學會思辨,對所有事情抱有懷疑的態度;想要真正地理解他人,就請懷有一種悲憫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現階段這個互聯網言論“自由”的狀況,請學會慎終追遠。
記得我們戲稱自己為“南京炸金花承包組”。
記得我們承包南大的仙林校區,在草坪上盡情擺拍。
記得我們一起體驗了高淳的慢城生活,翻山越嶺間看盡那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一起承包了達康書記的茶莊。
記得我們一起在夫子廟秦淮河進行美食探索,在吃吃吃的過程中,絞盡腦汁揪出內奸。
記得我們在靈谷寺小賣部前的木桌一起玩“狼人殺”。
記得我們一起承包了音樂臺,逗弄鴿子,齊聲歡唱。
記得我們一起去KTV唱歌,每人背個塞滿零食的大包,吃喝玩樂,一起在沙發上尬舞。
記得我們戲稱自己沒有文化,努力成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文化人”。
記得……
我懷念的是無言感動和絕對熾熱
我懷念這座城市,
這座有著慢節奏以及都市生活的城市,
這座有著孤獨底蘊和民國特色的城市。
我懷念著 我們一起漫步過的大街小巷,
我懷念著 樹蔭下斑駁陸離的光影,
我懷念著 傘外飄著的綿綿細雨,
我懷念著 百年老店散發出的充滿記憶的味道,
我懷念著 我們的水果家族。
我懷念著 我最愛的人兒。
愿天各一方的你們 一切安好。
五年之約 不見不散。
樊筱雪,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體,如楊梅般酸酸甜甜,直率任性,放蕩不羈愛自由,喜歡繪畫,喜歡旅行,喜歡探索未知,愿在世界每個角落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