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德魯克給創業者的第一課:創新的7種方法與3大戰略

文章來自:360個人圖書館

創新,是企業家的核心標志。企業家的本質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開展創新。

什么是企業家?

企業家有四個鮮明特點

第一,大幅度提高資源的產出;

第二,創造出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

第三,開創了新的市場和新的顧客群;

第四,能尋找變化,加以利用。

這四點總結來說,就是一個詞,創新。企業家和老板的核心區別,在于創新。

關于創新,德魯克認為:”大多數成功的創新都很平凡,它們只是利用了變化而已。掌握方法,企業家就能對創新來源進行一個盤查”。創新不是人們想象的靈光乍現,而是系統科學的,有方法可尋的。

第一部分:創新的來源

德魯克在書中提到了創新有七個來源,分別是意外事件、不協調事件、程序需要、行業變革、人口統計數據、認知變化,以及新知識。

第一個來源: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背后蘊含了過去不知道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可以看到商業上新的可能。利用意外事件的創新有三個步驟,第一步,發現意外;第二步,分析意外。企業需要回答如下幾個問題,意外背后的征兆是什么?這樣的意外對我們來說有什么機會?是否存在風險?分析完畢之后,最后一步就是落實行動,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讓創新落地。

第二個來源,不協調事件

不協調事件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第一,市場供應和需求不協調。第二,市場現狀和客戶預期不協調。第三,在某個行業或者生產體系、流程中存在不協調,這種不協調可能是臃腫的環節,也可能是不夠規范的流程。

第三個來源:程序需要

這和第三種不協調事件,比較相似。第三種不協調事件帶來的創新,是去除流程中的不協調環節。而程序需要說的是,檢查業務流程,看看中間是不是還缺少了什么環節,而你可以去填補。

創新的第四個來源是:行業變革。

一個行業的結構其實并不穩定,一旦受到沖擊,就會松動變化。行業結構什么時候發生變化呢?有三個風向標:第一個是行業超速增長,如果一個行業增長的速度明顯高于經濟或人口的增長速度,那增長背后一定會帶來行業結構的變化;第二個是行業之間發生整合,尤其是當科技把彼此獨立的行業整合在一起,新技術必然會對原有的結構帶來沖擊;第三個是行業的運營方式發生改變。

第五個來源:人口統計數據

人口數據,也就是人口數量、人口規模、年齡結構等數據。數據背后微小的比例變動,一旦乘以龐大的人口基數,都蘊藏有巨大的商機。第一,不同年齡段的用戶,需求差異很大,新一代人群的需求,就是創新的源泉。第二,基于人口分布,滿足差異化的需求,同樣可以帶來創新。

第六個來源:認知的變化。

人口數據會發生變化,帶來創新機遇;人的認知也會發生變化,同樣會帶來創新機遇。同一個東西,哪怕本身沒有變,人們對他的認知變了,意義也就變了。

第七個來源:新知識。

基于新知識的創新,是風險最大最不可控的。新知識從誕生到商業應用,需要克服的壁壘非常多,甚至經常要跨學科關聯其他技術。這樣的時間進程,從不因為創業者的意志而改變。德魯克在書中強調,在所有知識融合在一起之前,新知識的創新都是空中樓閣。技術的應用要把握好時機。

第二部分:企業家的創新實踐

制約企業創新的,不是企業規模,而是企業本身的運作。德魯克介紹了企業家的三方面創新實踐。

第一,有接受創新的態度。企業家必須把變化看作機遇,而不是威脅,刻意練習自己的創新意識。不要享受過去的成就,固步自封,不要等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了,才開始創新。

第二,建立創新的衡量評估體系。企業家需要把創新機遇的討論,落實到專項會議上,作為日常工作的例行事項。并且去衡量創新的績效,以此作為控制企業經營的行為依據。

第三,為創新項目建立對應的組織結構體系。為了保障創新在企業中的良好運作,公司的組織結構必須以創新精神為中心,設計各層關系,確保激勵措施、薪酬待遇、人事決定和政策都鼓勵企業的創新行為。

第三部分:企業家的創新戰略

企業家對內部的管理,是企業運營;企業家對外部的管理,是企業戰略。

第一個戰略:孤注一擲

孤注一擲,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德撲術語 all in。創業者手頭的資源往往非常有限,不可能像大企業一樣多方面涉足,更不可能和巨頭展開全面抗衡。這就需要創業者選擇核心的領域,深入聚焦,甚至在關鍵時刻,全部押注。

孤注一擲戰略執行有三大要點,分別是謹慎分析,切中目標和資源到位。孤注一擲風險極大,在行動之前必須進行詳盡縝密的市場分析,絕對不能盲目冒險;其次要精準切中目標;最后是資源到位,商業方案要落地,必須有完備的資源投入,否則再好的方案都會付之東流。

創新的第二個戰略,是攻其軟肋。

攻其軟肋是選擇競爭對手無心關注或者無力兼顧的地帶迅速切入。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創造性模仿。企業家在他人產品的基礎上,做出創造性的改進,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成功。

攻其軟肋的第二種方式,是“柔道策略”。不和競爭者正面對抗,避其鋒芒,采用新的方式進入市場。 “柔道策略”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可以稱為拿來主義,大公司都有一種傲慢,如果一項發明不是自己做出來,往往會輕視,這就給了創新者機會,創新企業可以直接把這項技術拿過來,作為武器搶占市場。第二種是“海灘登陸”,先找到一個特定市場切入,然后再逐步擴大。第三種是轉移戰場。制造業的公司通常認為,如果一項產品制造難度大、成本高,那么這項產品就具有“品質”。其實不然,產品的品質完全取決于它給顧客帶來的價值。所以,創新者應該把戰場從所謂品質轉移到顧客價值。

創新的第三個戰略:生態利基

生態立基是一種防御戰略,幫助企業免遭競爭和挑戰。生態利基有三種策略。分別是收費站策略、專門技術策略和專門市場策略。

第一種收費站策略,它指的是,為行業流程中一個必備的環節提供服務,而這個服務市場又特別小,僅能容納一家公司,先占先得,誰先占領了,就好比在這里設立了一個收費站。第二種策略是專門技術策略。這是指在專門的技術領域,取得控制地位。第三種策略是專門市場戰略,這是指選擇專門的細分市場提供產品或者服務。

德魯克對創新的三點思考

第一,創意不是創新。創意是有創造力的想法和構思,創新卻是來源于市場變化的新機遇。

第二,企業家不冒險。成功的企業家不是專注于冒險,而是專注于機遇,他們不是去挑戰風險,而是盡可能去把控風險。

第三,不要忽視技術之外的創新。創新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技術之外,制度的優化、流程的改良、模式的再造,都能誕生出改變人們生活的偉大創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