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社會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端午放假陪我媽去了醫院,因為先前喝和一位認識的醫生打好了招呼。到了醫院就直接打電話給他了,由他直接帶我們去掛號、門診醫生、拍片子的地方。一路下去暢通無阻。果然這就跟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里提出的熟人社會是一樣的。就如同百姓們經常嘴里念叨著,朝中有人好做官。的確,如果現在想要去醫院看病,沒有一兩個熟人醫生,那么你一整套流程走下來將會變得非常繁瑣且浪費時間。

我不是在鼓吹熟人有用論,只是有時候想想這個社會真的已經畸形得厲害了。現在在這個社會只要辦點事兒都得找熟人,買房子、孩子上學、看病……熟人好辦事這個想法已經根植于國人的心中。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能夠立足在這個社會靠的不就是在我們身邊盤根錯節、復雜而又龐大的關系網嗎?北島的詩《生活》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字,網。這一個字卻道盡了我們深陷這個關系網社會網而又掙脫不得的現狀。

年少時,我們寫作文有這樣一個命題,《誰都不是一座孤島》。那時我們盡管用著稚嫩的筆觸,洋洋灑灑的寫著我們關于個人和集體,自己和社會的理解。有這樣一個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六度分割。簡單來說,六度分割就是在這個社會里,任何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系,最多需要六個人(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之間只有六度分割,就能建立起他們之間的關系網。

我們深陷其中也只能隨波逐流了,只是希望彼此能夠不忘初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