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臺灣奧美廣告公司早年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周年慶活動創作的文案,獲業界著名的創意大獎。天下文化是臺灣的一家綜合性出版社,以“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作為期許。長文案貌談“害怕”,實為敬佩、鼓勵,影響更多人成為閱讀的人。同時,這篇美文也暴露了廣告業的一個底層秘密——與其兜售價值,不如兜售恐懼。
原文如下: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游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但閱讀的人在知識里遨游,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筑防震理論侃侃而談。相較之下,我只是一臺在MP3世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里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熒光筆畫線注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后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采。讓我明了,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習慣俯視一切。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很幸運;當眾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閉,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匱乏。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贊嘆,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節的脊椎,穩穩的支持著閱讀的人。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式。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總是不知足。有人說,女人學會閱讀,世界上才冒出婦女問題,也因為她們開始有了問題,女人更加讀書。就連愛因斯坦;這個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聰明者,臨終前都曾說:「我看我自己,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就覺得開心。后來我才知道自己面對的,還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沒有盡頭」。讀書人總是低頭看書,忙著澆灌自己的饑渴,他們讓自己是敞開的桶子,隨時準備裝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頭,只為了無聊地打水漂而已。有個笑話這樣說: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強迫自己吞一只蟾蜍,不管發生什么,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愿都沒有。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賞析:
文章開始兩段,都是先用比喻,生動地論述閱讀的人給不閱讀的人帶來的恐慌感。再用排比來舉例,及其有帶入感。
“當眾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閉,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匱乏。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贊嘆,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
利用人們對孤獨——當今社會的弊病之一,或者說人類永恒的主題之一(體現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與總結能力)——的恐懼:閱讀給人以不帶條件的親密之情。
“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節的脊椎,穩穩的支持著閱讀的人。”此句將閱讀帶給人的充實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出來。
“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式。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此句將書能祛除孤獨感這一本段論述的主題,用“擁抱”這一意象來總結,形象生動且深刻。后面問句點題,反意疑問牽引出我們畢生尋找的就是書帶給人的溫暖,給人以心理上的沖擊。
“就連愛因斯坦;這個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聰明者,臨終前都曾說:「我看我自己,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就覺得開心。后來我才知道自己面對的,還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沒有盡頭」。讀書人總是低頭看書,忙著澆灌自己的饑渴,他們讓自己是敞開的桶子,隨時準備裝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頭,只為了無聊地打水漂而已。”
這個對比,讓一個不愛閱讀的淺薄之人的形象躍然紙上,帶有深深的嘲諷意味。
另外,這段沒懂,求解釋……“ 有個笑話這樣說: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強迫自己吞一只蟾蜍,不管發生什么,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
從時間到角度來討論閱讀與不閱讀之間的區別。前一句表明閱讀之人的成熟,后一句表明閱讀之人生命的豐富多彩。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最后點題,向讀者們發出了類似于“馬上閱讀吧”的號召。
全文抓住消費者的恐懼心理,從人們害怕落后,害怕變成他人眼中的透明人,害怕孤獨,害怕被嘲諷的心理出發,用排比作為每段的開頭,段段語氣增強,段段內涵遞進。段落之中又運用了對比、排比和深刻的比喻,富有文采地加深了消費者的恐懼。
最后一段不忘廣告目的,暗示讀者來買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