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瑞士,最不習慣的五件事

以下的生活小事,是我剛到瑞士最不習慣的其中5件。

我希望這能對即將去瑞士,無論是讀書,還是旅游的小伙伴提供個參考。

相信你們旅途中,會比我發掘到更多瑞士有趣獨特的方方面面!

01

第一件︰讓人抓狂的超市營業時間!

(冷靜,習慣了就好。)

在瑞士,Migros和Coop是超市兩大巨頭。

根據不同地方,城市、小鎮和鄉村的超市營業時間都會隨著人流而調節。換個說法,位于旅游區的超市營業時間最長。

以琉森而例,車站和老城區的超市時間表也不一樣。

位于車站的Coop,一周七天營業,除了星期日早上七點開門,其馀日子都是從早上六點開到晚上十點,非常方便。早起出發去旅游時,也會在Coop買點食物在車上吃。坐在寧靜安全的車廂,看著湖泊、草地、小房子略過,吃著最愛的巧克力麵包,和友人閒聊,到現在也是其中一個我最難以忘懷的畫面。

雖然車站超市的營業時間很長,可是在大冬天,零下的溫度,來回走上三十分鐘沒有任何遮蓋的路,也挺需要勇氣的。

說下老城區的超市。一般來說,星期一到三是從七點半開到六點半,星期四和五則會營業到晚上九點,星期六在四點關門,周日休息。

注意!八月一號國慶日,幾乎全部超市都不營業。

對于作為學生和住在香港的我來講,有以下三個需要適應的地方︰

  1. 即使在老城區,坐落在街頭和街尾的超市時間表也有差別。為了買到便宜的食物,我們習慣在超市臨關門前光顧,又由于每家賣的品牌和種類不盡相同,于是常出現以下的畫面︰疲于奔命,還是蘇州過后無艇搭,默默站在關門大吉的超市前。因此,在往后的日子,我們會分成幾組去買食材(笑)。

  2. 我們的課比較滿,加上要當值的關係,只好利用用餐時間速去速回。或者,等到星期四或五,就可以慢慢逛了。

  3. 不是每個地方都像琉森如此便利,像之后我搬到一個稍為偏遠的地區,星期日所有商店都會休息,所以必須要提前買好週末煮飯用的食材。

想知道每天的營業時間,可以到超市官網搜尋,有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的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德語的用字。?ffnungszeiten,意為「開放時間」,輸入你身處的地方,畫面就會顯示附近的超市和時間表。為了方便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周一到周日的德語︰
Montag - 周一
Dienstag - 周二
Mittwoch - 周三
Donnerstag - 周四
Freitag - 周五
Samstag - 周六
Sonnstag - 周日

02

第二件︰學會氣定神閒過馬路

瑞士人的生活節奏很慢,曾經有研究比較在各個國際城市的人的步速,結果是,蘇黎世人走得最慢(笑)。

連過馬路,大家也是不徐不疾。司機不急,遠處看見在準備過馬路的你,他會放慢速度。要知道瑞士限速在八十左右,緩慢駛過來的畫面可以想見。舉個手,點下頭,以表謝意,不慌不忙就過了虎口。甚至有些時候,你想讓司機先過,他還是會停在原地,直至你過了馬路。

由于到后來太習慣這種過馬路的規矩,以致于在香港一時之間調整不過來。

有天,在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我看見遠遠有輛的士,我心想應該夠時間過,而且他看到了我應該會減速,所以我就邁出一步。可是,他沖我按鳴,依舊開得飛快,完全沒有停駛的意思。

當然,我也有遇過莽撞的瑞士司機和禮讓的香港司機。

大部分時間,司機都會停下來讓行人先過,給他們點個頭報以微笑吧!

03

第三件︰讓人吐血的物價

瑞士的高物價,相信大家都略有所聞,但到底貴到什麼程度呢?我會從食和行兩方面,給大家說說。衣和住我就說不上來了,因為我一般不在瑞士購物,另外我也沒有自己在外面租房子的經驗。

先講外出用餐,以下是些常吃的菜系︰

  1. 麥當勞 (好像不算菜系……嗯)。我室友很喜歡大半夜走上一段長長的路,就是為了吃麥樂雞!記得第一次她外賣回來房間一起吃,我蘸上了甜酸醬,享受著這人生美味時,我室友蹦出一句︰
    「你知道這多貴嗎?13瑞郎!100多塊港幣啊!」
    是的,當時港幣對瑞郎是超過八算。于是,我們吃得一點都不剩,醬也全舔了。這個價格夠我在香港吃上四頓麥樂雞了(哭)。

  2. 泰餐。很多泰國女生嫁來瑞士,催生了林立的泰餐廳。主菜價格從23到35瑞郎不等,相當于160到250人民幣一道菜。如果是知名的泰餐廳,例如在琉森的Thai Garden,獲得法國高特米魯(Gault Millau)美食鑑定14分,被列在餐館參考指南上,價格要高一點,平均一道菜40瑞郎,約280人民幣。

  3. 意大利菜。相對于美國的厚批,我更喜歡脆薄多汁的意大利披薩。定價平均在25到30瑞郎左右,大概是170到200左右人民幣。

  4. 瑞士菜。食材主要是奶酪和土豆,當中我最愛吃燒奶酪(Raclette),配上酸黃瓜,一點都不覺得膩,吃的每一口都是香香的奶酪味。瑞士菜算是比較貴的,雖然不會常吃,價格一般從30瑞郎起跳。

正因如此,我們有時候會去超市買隻煮好的雞腿,回家煮個麵,加盒酸奶,就變成晚餐了!

再來講一下超市的價格,我挑選了食物和生活用品這些必需品,讓大家了解一下當地人的開銷。以下所列的是Migros中偏平價的貨品價格,Coop的一般會貴一點點。

旅人可以看這裡——
180克薯片︰6瑞郎 (約41人民幣)
150克餅乾︰2.5瑞郎 (約17人民幣)
200克軟糖︰1.9瑞郎 (約13人民幣)
100克巧克力︰1.6 - 2.7瑞郎 (約11 - 19人民幣)

即將長期居住的小伙伴可以留意這裡——
1公斤白米︰5.4瑞郎 (約37人民幣)
500克麥片︰4.75瑞郎 (約33人民幣)
10隻雞蛋︰3.95瑞郎 (約27人民幣)
180克奶酪︰0.55瑞郎 (約4人民幣)
1公升牛奶︰1.7瑞郎 (約12人民幣)
750毫升沐浴乳︰4.3瑞郎 (約30人民幣)
250毫升洗髮水︰3.55瑞郎 (約25人民幣)

想知道更仔細的內容,可以到官網,那裡列明了貨品照片、價格和相關資料。有關水果、蔬菜和肉類,由于是時價,所以網頁上一般不標明價格。不過,以我的親身經歷,這類商品的價錢范圍很廣,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和預算去購買。

順帶說一下,當地人很常跨境購物,例如到德國的康士坦茲(Konstanz)和意大利的多莫多索拉(Domodossola)。

在瑞士,你可以購買名叫Gleis7的乘車證,在晚上7點以后免費搭火車。有次,我隨著居住在溫特圖爾(Winterthur)的朋友,搭晚上7點34分的火車,坐了大約1小時,來到了康士坦茲,物價真的是秒降,買得順心了不少!(開花)

講到交通,到埗后學生都會辦兩張卡,分別是半價卡和剛才的Gleis7卡,前者顧名思義,每程火車都只需要付半價。說真,這兩張卡價值大約300瑞郎,約2070人民幣,使用期限一年,買的時候都是淌著淚的。以下,我會列出一些普遍旅游路線單程的原價,你就懂這兩張卡的意義了︰

蘇黎世機場 (Zürich Flughafen) - 琉森 (Luzern)︰
30瑞郎 (約207人民幣)

琉森 (Luzern) - 茵特拉肯 (Interlaken)︰
33瑞郎 (約228人民幣)

茵特拉肯 (Interlaken) - 格林德瓦 (Grindelwald)︰
11.4瑞郎 (約79人民幣)

格林德瓦 (Grindelwald) - 少女峰 (Jungfraujoch)︰
95瑞郎 (約656人民幣)

因特拉肯 (Interlaken) - 策馬特 (Zermatt)︰
83瑞郎 (約573人民幣)

學生可以辦半價卡和Gleis7卡,優惠很多;來旅游的小伙伴可以根據行程買幾天的乘車證,也是非常劃算!

04

第四件︰縈繞不絕的教堂鐘聲

一到整點,位于琉森的霍夫教堂(Hofkirche)就會響起鐘聲。是歐洲獨有的風情。雖然很美,可是有時候卻是一種困擾。

每天總有一個時段,不太記得是中午,還是日落時分,鐘聲會敲得特別久,特別響亮,傳偏整個琉森,持續大約15到30分鐘。

我們學校就在教堂約5分鐘的路程外,鐘聲就像一記一記,很有規律的敲在腦袋上。不管我是在唸書,還是用電腦,這些聲音都會變得很擾人。

05

第五件︰去酒吧辦迎新活動

去酒吧對外國人來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就像我們去唱卡拉OK,看個電影,都是放輕鬆的娛樂活動。

就在我抵達瑞士的第2天,晚上10點左右,學生會組織了一場在酒店頂層的迎新活動。其實,它并不是一場有特定流程的活動。純粹是有個熱身的場所和氛圍,鼓勵新生互相認識。

到了場地之后,舊生都馬上脫掉外套,每個人都是精心打扮,穿著吊帶裙高跟鞋,很熟悉的點了酒,聊聊天,跳下舞。

新生的打扮相對樸素很多,就在大家喝了一兩杯酒,聊了一會天后,就實在忍不住自己格格不入的裝扮而先后離場。

當晚回家寫了篇日記,就兩句話︰「燈紅酒綠,聲色犬馬」,可見我一開始蠻抗拒的。

不過到后來,就慢慢習慣了。我都是和熟悉的朋友去玩,考完試就輕鬆一下。看過大家放縱的模樣,聊不同的話題,感情也因此變得更深厚。

找到屬于你自己如何適應和融入當地生活的方法,不要刻意去做你不喜歡的事。大學時光,轉眼就過了,把握時間做讓你真正快樂的事!


感謝大家看到這裡!希望帶給你們一個更全面真實的瑞士。不管你是即將出發,還是好奇寶寶而點進來,希望你也會從中感受到文化的趣味!

下星期三繼續瑞士特輯,歡迎關注!

這個星期六,德語分享再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