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房子得有,彩禮商量著來

最近讀了小米的《不要彩禮你傻呀!呵呵》深有感觸,現在的婚真的有點結不起了,結婚男方要有房,還得給彩禮,額外還要三金,還好在我們那里車不是必須的,但就以上這些也有點讓人吃不消了。


20170524


首先來說說房子吧:年輕人都喜歡在縣城里買,我們那縣城的房價便宜,也得3~4千/平米,貸款買,這樣首付也得準備15萬吧,再加上裝修怎么也要8萬~10萬吧,這還是簡單裝修.加起來差不多也要25萬以上了.

看了標題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但這純屬個人觀點,因為我們當初結婚的時候就是沒房,彩禮錢我一分沒要,彩禮錢是我和老公一起和朋友借的一萬五千塊,07年我們家鄉的結婚行情最低給女方兩萬塊,再加上我和老公兩個人手上差不多還有一萬塊多點,就這樣,帶著二萬八千塊我們回家結婚了.

其中的兩萬塊禮金其實只是走了一個過程給了我,我家又給了一萬塊嫁妝,我家的這一萬也是這兩萬中的錢.兩萬八千塊我們給雙方家人買了衣服,8個人共花了六千多,包括新娘的一些必須品,還買了家具和彩電,我只記得我們要回來的時候,我們身上只剩下五千塊錢,還要買兩個人的機票,買完機票只剩下兩千塊左右,還得交房租,還好當時的房租只是幾百塊,這件事情當時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雙方家里都不知道,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的挺心酸,不過當時覺得幸福,因為彼此相愛,一切都不是問題.


一直到我結婚前我也一直覺得有沒有房子無所謂,只要兩個人感情好,房子自然會有的,但必須得面對現實,現在這個年代想要只靠打工來買房,基本不太可能.


我們是一直到婚后10年(2017年)我們才貸款買上房子,而且也是借了親戚的錢,雖然是給了利息,但是我還是從內心感謝借錢給我們的親戚們.我的觀點是不需要全款買房,哪怕是幫忙付了首付(即使首付是借的)小兩口婚后再還也是好的,這樣會讓人更努力賺錢,還錢,要不然只是靠打工想要買房太難.另外沒有房子,小兩口住哪,我的建議是盡量不要和父母住一起,不是說不孝順,而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比如年輕人周末可能會睡懶覺,父母會不認同,會覺得媳婦懶,再比如吃的方面,年輕人硬的、辣的都能吃,但父母可能不會喜歡,諸如此類有很多,時間久了,摩擦自然就來了,另外沒有房子也沒有歸屬感.


在我們那,結了婚的女孩基本上都是顧著婆家多一點,在娘家好像就是外人一樣,很客氣的感覺,比如過年,基本上都是在婆家過吧,再不就是在自己的小家過,沒有人去娘家過的.諸如此類情況有很多.


再來說說彩禮:我們那的彩禮錢早就10萬起了.還要給新娘子買三金(三金就是耳環、項鏈、戒指),雖然結婚收彩禮是中國式結婚的傳統習俗,但我覺得這個真的可以根據家庭情況來,不能獅子大開口,但也不能一分錢不給吧,丈母娘把姑娘養大了,有的也供完大學了,還沒等孝敬父母呢,結果就變成別人家的人了,這種心情只有有女兒的家庭才能體會到.當然并不是說給了彩禮了就沒有這種感覺了,我不知道要怎么說,這就好像安撫人心一樣.而且很多父母都是把彩禮錢又給了女兒,可能有人又說了,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給彩禮,說到底就是父母怕女兒在婆家受委屈、吃虧.有錢人怕給少了,丟面子,沒錢的怕女方要的多,拿不出來,既然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代表雙方都認可了對方,彩禮只是一個形式,真的不需要因為多與少起爭執,大家商量來最好.量力而行,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多給點也是為了小兩口過日子不至于太緊張,不能多給的,也沒什么好抱怨的,小兩口自己多努力就是.


其實每一對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孩子,無一例外,基本上也都是這么做的,拿不出來的不是不想給,而是沒有能力給,這個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會真正體會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