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人譏笑“三分鐘熱血”“半途而廢”,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意志薄弱的人。直到我讀了很多習慣養成的書,反復實踐、形成了自己的習慣以后,我終于明白:我們有沒有堅持做好一件事,和自己的本質無關、和意志力無關,決定我們能否成功的,是心態和方法!
現在,我可以每天早晨四點半前就起床,做冥想、讀書、瑜伽;晚上反思當天的收獲和失誤,做出調整,寫計劃,睡前冥想暗示,安然入睡;每周讀兩本書、寫三篇文章。
自從培養出自己的習慣序列以后,我的世界變廣闊了,每天都有進步和變化,每天都很充實、愉快。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對生活的掌控感,我的日子我做主!
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仔仔細細地回顧自己培養習慣的過程。梳理出四點:哄自己、做準備、要想象、勤改進。
一、哄自己:
別逼著自己去跑、去讀、去想,盡可能地把它們變成一件愉快的、令人期待的事。
怎么做呢?讓我們愉快地開始、愉快地進行、愉快地結束。
比如跑步吧,跑步前,你是怎么看待跑步的?下意識里,你覺得跑步是痛苦得令人難受的?還是很愉快地有收獲的?你為什么跑步呢?把動機找出來。
要想:
我喜歡跑步,跑步讓我更健康。
我要跑步了,每跑一步,我就會瘦一點;
你們吃吃睡睡刷手機吧,我要跑步了!
心態是可以改變和調整的,主動去想積極的一面,讓自己對要做的事充滿期待;
跑步中,去感受和體會身體,腳步的輕盈、身體慢慢熱起來,風吹過臉頰和耳邊,感受呼吸,感受心跳的有力和強烈,盡量去享受運動的過程;
跑步結束后,可以收獲成就感了!一定要慢下來,細細體會那份成就和愉悅。看看跑過的路,聽聽自己氣喘吁吁的聲音,拍張照片,痛快地享受付出后的充實和快樂吧!
總之一句話,想方設法讓自己從這件事中得到享受、成就感。這種收獲一定是立刻就可以看到、享受到的,才會讓自己對下一次行動充滿期待。
變指責、內疚為理解、支持。
我發現很多事情一旦開始去做,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最難的是讓自己開始。我們要學著哄著自己、騙著自己去做。不妨常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
比如某天很沒有動力去反思總結,就和那個想偷懶的自己做個交易:今天把總結寫了,寫完可以多刷一會兒抖音;如果能提前做好反思,獎勵多睡一會懶覺。讓自己占到便宜,只要能邁出第一步,剩下的路就慢慢走吧。
哪一天沒有做到,不要責備自己,不要在心里說:你怎么又做不下來了? 然后內疚不已。
相反,要帶著理解和安慰說: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這次失誤挺惱火吧?接著來,你能做好的!
像開導最好的朋友一樣對待自己。指責批評的話已經聽得太多了,不要再對自己講了。
二、做準備
大多數事情我們沒有完成,不是因為我們本身有問題。而是計劃太模糊。把事情規劃到具體什么時候做,做多久,做到什么程度。到時間就執行,非常容易。
確定讀書時間,固定在幾點幾分,讀多少頁,讀完總結還是寫筆記,寫多少,把這些具體任務都明確下來,完成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跑鞋放在門口,隨時都可以穿上就跑;把書準備好,時間到了拿起來就能讀;反思總結寫在哪里,用什么筆,放在固定的地方,隨時取用;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找不到東西而拖延、放棄。
另外,還要做好出現干擾的心理準備。提前想一下,自己會在什么情況下放棄,會有什么意外干擾自己執行計劃,把它們都找出來。再想一想,如果出現了自己怎樣做,確保執行自己的計劃;如果某一天沒有完成,怎樣補救;懂得救場,有備無患。
定好底線。每天跑多久、讀幾頁、反思要寫幾項、總結哪些方面,為自己設定一個底線。這個底線不要太高,是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那種。這樣有兩個好處:1.降低自己的畏難心理;2.可以確保計劃執行,不斷收獲成就感。
三、要想象
想象力有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像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你去做想做的事。
分享一個我讓自己睡得香甜和早點起床的方法。
很多年苦惱于自己睡得不夠好,夜里總會跑一次衛生間。自從用了這個方法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真的是一覺睡到天亮,而且睡得特別滿足。
我用的是心理暗示法。每天睡前做完冥想后,我會小聲地告訴自己:“今天晚上,我會睡得深沉而又香甜。在我深沉而又香甜的睡夢中,我的身體會得到徹底的放松和恢復。明天早上,我會在四點鐘的時候醒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會覺得頭腦清醒,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我會身心愉快地迎接新的一天。”小聲地,反復說上幾遍,然后就睡覺。
自從這么做以后,夜里真的再也沒有起來過!而且,睡醒之后回味不已,睡得太好了。
心理暗示法可以用過很多方面。比如,你可以在睡前或睡醒后,想象自己跑步精神煥發;想象自己在固定的時間,打開一本書,全神貫注地閱讀;想象自己反思時豁然開朗,找到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計劃。想象按照計劃度過了完美的一天,心滿意足。
想得越多、越真實,越有利于執行自己的計劃。
四、勤改進
分析沒有做的原因,找到應對方法,下次有同樣情況時就能應對。
我們要靈活制訂計劃,有時沒有完成目標,要看看,是哪里的原因:是時間還是地點不適合,及時調整;
另外,如果進行得特別順利,也分析下原因,在以后做事時方便參照。
我有一段時間每天都用大量時間讀書,但一周讀不完一本。我就查看了一下,發現是自己讀的書太多了,很多書讀了幾章就放在那里,再讀另一本。這樣,一星期有六七本讀了一小半的書放在那里。而且,因為要讀的書太多,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糾結上。發現原因以后,我就在周計劃中加入一項:每周提前選好要讀的書,讀完一本再打開另一本。這樣執行以后,效率高多了。
所以,及時發現問題,改進,會大大提高我們做事的質量。
總結:
要堅持做好一件事,我們要改變心態,想方設法地把要做的事變成令人期待的事,盡量從中收獲愉悅和成就感,讓它們變成自己馬去做的動力。多支持、鼓勵、獎勵自己。
大多數事情我們沒有完成,不是因為我們本身有問題。而是計劃太模糊。把事情規劃到具體什么時候做,做多久,做到什么程度。到時間就執行,非常容易。準備好各種物品,為自己定下底線。都有利于執行計劃。
想象力有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像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你去做想做的事。提前想象自己做事的狀態和收獲,提前預演會遇到的麻煩,并在想象中解決,會讓事情變得更容易做到。
分析沒有做的原因,找到應對方法,下次有同樣情況時就能應對。靈活處理,及時調整改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