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雷是一個非常大的世界,大到世界的某些文明在數萬年的歷史中都沒有交集。中國人把那個地方叫做衍世界,英國的凱特琳·赫德·伯德博士首先將其命名為帕拉雷,并編篆了那個世界的百科全書。
凱特琳·伯德博士是時空躍遷技術獲得突破以后的首批志愿者,雖然她是文化研究方面的博士,但對于帕拉雷世界的記錄,她更像是個好奇地孩子,非常隨機地記錄了那個世界的各種見聞奇談,內容涉及地貌、人物、歷史故事、各種物品、風俗甚至還有傳說故事,內容之龐雜無法整理成一個有序的系統。
伯德女士著重記錄了奴馬海域和心靈鎮的種種細節,奴馬海域是一個非常大的地方,面積大概有太平洋這么大,所以有大量的記錄也不足為怪,但心靈鎮的記錄比奴馬海還要多,小到公園門口的一塊石頭,也有單頁的專門記錄。按她的說法,心靈鎮的生活方式與我們最為接近,因此她在這里逗留時間比較長,所以留下了更多的記錄。
除此之外,伯德女士零碎地還記錄了鋼鐵城、彼德和貓莊園、巴拉迪斯國、藍山和夜湖等地的見聞。
值得一提的是,她還在帕拉雷發現了維斯特洛和他的周邊國家,按她的說法,維斯特洛平淡無奇,跟馬丁先生寫的情況簡直一模一樣,而且維斯特洛特別小,只有三個心靈鎮那么大,兩天時間就能兜上一圈。另人匪夷所思的是,那邊仍然在封建社會中,而同時期的心靈鎮所在的馬薩卡國的已經形成了公有制政權,并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已經出現了內卷化的情況。
伯德女士在旅行回來的時候,按說已經有160多歲的高齡了,但看上去仍然精神很好,也并沒有顯得特別老。在休整了沒多久后,她帶著她的團隊又一次踏上了去往帕拉雷的旅途。但這次穿越時出現了無法解釋的意外,穿梭機的參數全部丟失,我們無法再把伯德女士從那邊世界接回來了,也丟掉了去往那個世界的唯一通道。在今后很長的時間里,我們可能只能通過這本事典來了解帕拉雷的世界了。
為了紀念凱特琳·伯德,在經她的家人同意后,我們決定向公眾呈現那個世界,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伯德女士打亂了她的記錄本,并沒有按照她的記錄順序排序,不同地域之間的記錄都被穿插在了一起,并且也沒有找到分類的頭緒。我們沒有理由認定她會把這么珍貴的手稿隨意混雜在一起,只好認為她有她的理由將記錄按此順序編排,因此,我們在第一版中將尊重其并不明顯的意圖,按此順序排版。
感謝伯德女士為我們帶來那個神奇的世界,就讓我們跟著她的腳步去那個世界看看,同時祝她和她的朋友們在那里過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