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常春藤的綿羊》一文,感覺自己被狠狠地打了一耳光。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有理想的人,跟利己主義完全不沾邊,但現在卻發現之前過分樂觀的評價完全來自于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保送之前,我會為了考一個更高的分數拼命學習,一心只讀圣賢書;保送結束了,我會為了讓自己在大學多一點才藝,學習樂器,舞蹈,甚至禮儀。我羞愧地發現,我的人生仿佛被割裂成了兩段:前一半為大學而活,一切興趣都要讓路,后一半為社會而活,拼了命去迎合社會上對于最優秀的人的期望。
仔細想想,之所以那么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走在利己主義的大道上,是因為我們知道,路的盡頭可能有一個相當不錯的結局,所以我們甘為平庸。平庸在這里,并不是一個貶義詞。之所以平庸,是因為有太多和我們一樣的人,大家都有一技之長用以安身立命,循規蹈矩,工作幾十年之后可能走到一個相當不錯的高度,然后退休,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在我們稱為奮斗的幾十年間,應該會發生幾件這樣的事:高考完可能放棄了自己的愛好選擇了經管學院,畢業后可能為了迎合社會的需求放棄了自己的專業,為了迎合上司說了不少違心話,盛情難卻所以幫幾個人開了后門,選擇了一個可以給自己助力的妻子,在該賭一把的時候最終屈服于現實的安逸。
其實我也很矛盾,做一個功利的人可能意味著背叛你內心深處的夢想,但你卻有最大的可能性擁有富足的生活。因為真的,沒有幾個人想過要青史留名,創立豐功偉業。功利既不傷害別人又不違法,何樂而不為?
但我也從心里抗拒成為一個功利的人,也許是我初出茅廬,還未知世事的艱辛。過往十幾年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因為喜歡而去做一件事,和不得不去做一件事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別。前者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會帶給自己快樂,后者也可能有好結果,但是卻未必能得到快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希望我的興趣可以成為我的事業,能讓我養活自己,而不是簡單地“與功利相濡以沫,與愛好相忘于江湖”。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不認為做一個功利的人就真的不會傷害別人。說一句聽起來很空但卻很真的話:社會的積極風氣需要你我共同來創造。某一個人的功利主義并不可怕,功利主義成為潮流也沒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認為功利主義是一種正確的生活觀念。沒有人會質疑這種生活態度,沒有人會選擇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們在功利的生活著的時候,內心卻坦坦蕩蕩,沒有任何羞愧不安;也不愿意看到,當生活逼迫我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犧牲后,有人得意洋洋的向別人傳播自己鉆營的心得。
正如廈大鄒振東教授所言:人生一百次謹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一人一百次放浪形骸,要認真愛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瀟灑走一回!
生活不易,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成為一個功利主義者,請你也不要過分自責。可是你的心里卻要明白,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小撥人,他們受了愛好強烈的吸引,使他們可以忘卻物質上的利益。如果有一天,你有幸碰上這樣一個人,請給他一句善意的祝福,一句鼓勵的話。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929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與常春藤的綿羊》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