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榜樣還在么?

今天交兩學一做的作業,內容是觀看榜樣系列節目寫觀后感。提及榜樣,總是想起別人家的孩子,以及各個經驗交流會上的師兄師姐們。我也曾經渴望能夠站在某個講臺上講一講自己的故事。講過兩次,一次喝多了酒后狂言,一次講出自己的心酸卻沒有人共鳴。

最近圍觀了很多有故事的人,拆書幫的伙伴們、何川和插座學院、V先生和快閃社群、小米小風和打卡核心組成員、大頭和成長營,以及各位大V們。 他們并不是那種傳說中的大神,而是像我一樣的普通人,下了苦功,有了現在的局面。我好像一個尾隨者,在群里沉默著,偶爾冒泡,聽他們說各種八卦和行業內幕,聽他們的故事。

何川在中秋寫伙伴們加班的事情,遠在他鄉,或許在親戚朋友看來就是一種能耐,但是我們同樣隨著這世事浮浮沉沉。一旦出走,他鄉不是故鄉,故鄉不是故鄉。有時候,我面對爸爸一些像要求學生時代的我考多少分一樣,要求幾年內要進什么職稱一樣,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奈感。或許他也想不到,貌似無所不能的我,無數次在深夜無法入睡,或者像神經病一樣大哭。

今天無意打開了廢棄的微信號,打開就是曾經的實驗室活躍的聊天記錄,熟悉而又陌生。我調侃說,群名應該改為X爸爸和他的孩子們。本科的時候,看這些老師好遠,覺得他們好有智慧;研究生的時候,看這些老師好近,覺得他們每做一件事情都好合理。畢業了,卻說不清了,像霧像雨又像風。我們對榜樣寄予厚望,卻忘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都是肉身。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可以給別人提供什么價值?我可以找到便宜的包,我可以開解小伙伴,我可以幫別人改論文和PPT,我可以這樣,我可以那樣,卻沒有一樣是我自己想要的。高三的時候想考大學,大四的時候想考研,讀了研又想出國。現在呢?內心的小人揮了揮手。

今天奴隸社會發布了一篇為什么要出國的文章。我為什么要出去呢?因為本科的時候被父母用經濟條件限制了,心里不服。還是因為,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經歷不一樣的人生。還是因為周圍的小伙伴去了,我也要去。不管為什么,我做到了,也體會了更為完整的人生,在那里我遇到了真實的自己,不是那么功利,不是事事要爭強。最有趣的事情是,在一個人人三觀都有些扭曲的地方,我居然發現自己的三觀非常正。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向某某學習,努力成為別人口中的自己。師兄問我為什么沒有留下的時候,我說我變了,可是我到底哪兒變了?我也說不清。師弟和我說,人變的成熟有一個標志,那就是認為自己不行,有了自知自明。我的人生需要做減法。

今夜,我又失眠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