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數學微課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

設計及執教者:德保087覃小素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生交流: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的課余生活很豐富,老師這里有六個活動項目(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

生暢談

教師提出問題:老師特別想知道我們全班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該怎么辦呢?

生調查

教師提問: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調查呢?

預設:舉手表決統計數據,畫正字

好今天我們就采取舉手表決的方式調查,老師有個問題男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活動差別也很大,合在一起調查出的結果,能較真實的反應實際情況嗎?那我們該怎么調查?

預設:男女生分著調查。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復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使用洋蔥視頻播放)


師:請觀看故事里邊六六和狗蛋的成績,怎樣比較六六和狗蛋的成績呢?

生:每一項都比較。


師:每一項都比較怎么知道六六的成績好還是狗蛋的成績好呢?

這樣比較太麻煩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生:自治交流討論

師:有什么方法把這兩張表合并到一塊。

生:自主交流討論。

師:


師:這樣子看陌生人可能不清楚什么意思?還能表達得在完整嗎?

師: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并前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合并前的只能體現一個項目的信息,合并后可以同時體現兩個統計項目的的信息。這樣看起來會更簡便。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復式統計表。可以同時體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統計項目的信息。

5、解讀信息,體驗優勢。

認識表頭,從表頭可以看出一個表包含哪些項目。

生:自主交流討論。

小結:把幾個有聯系的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個統計表,這樣的表叫復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可以表示多組數據,更有利于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

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1.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吧第一題(金牌問題)

進一步熟悉復式統計表的結構和特點,同時進行愛國教育。從中國隊的金牌數不斷上升可以看出我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這也標志著我們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好好學習要向我們的體育健兒一樣為祖國爭光。

2、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銷售某品牌酸奶情況統計表。

根據上表,將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再回答問題。

(1)一月份()味酸奶賣的最多,二月份()味酸奶賣的最少。

(2)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賣了()箱。

(3)觀察統計表,你還發現了什么?請你提出問題并解答。

(4)如果你是老板根據這兩個月的銷售情況打算怎么進貨?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復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回顧課堂,暢談收獲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復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優勢?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獲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五)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練習

今天我們學習了復式統計圖,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它嗎?

預設;學生可能沒見到過,教師提示在我們的教室里就有?

生課程表,還有值日表

教師:其實只要你留下觀察,在我們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