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吹雪-Day 53

一片櫻樹林中,落了滿地的花瓣,厚厚的像粉紅色的地毯。小雨已停,一陣風吹過,雨滴唰唰的打在地上,花瓣像雪一樣,密集的飄落。


我問邊上的一個在櫻林中待了很久的女孩子:這種櫻花像雪一樣落下的場景,日語里有沒有專用的詞?女孩子說:櫻吹雪。

“吹雪是指暴風雪,冬天會下很大的雪,很危險,可能要命的。”女孩子補充道。其實櫻花的下落也要命,美的要命。



這里是位于岡山縣的有“日本三大名園“之稱的后樂園,相對于另外兩個古典園林,這個園子有非常獨特的意義。

“盧溝橋事變后沒幾天的一個早上,郭沫若穿著睡衣,就從這個門口出去的,他秘密回國,連老婆孩子都沒有通知,而且再也沒有回來過”。在東京都的市川郭沫若紀念館,一位近80歲的館長大爺向我介紹。


郭沫若在東京住了10年的房子,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他年輕時在岡山的高中上過學,后來當上高官后,還送了兩只鶴給后樂園呢“,大爺說。

我打算去看看,他當時送的鶴是什么樣的。


岡山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雖然街道有點陳舊,但是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很多花盆,各種不同的植物:棣唐、薔薇、蘆薈、風信子、牡丹、鈴蘭、三色堇,還有很難以見到的白色的石竹,日本人喜歡用它來形象女性的美麗與堅強。


一家咖啡店門口擺著一束花,鐵架子兩層,白色的馬蹄蓮和蝴蝶蘭、黃色的卷丹、綠色的玫瑰和百合,邊緣是細長的棕竹葉、寬大的龜背竹葉,非常優美壯觀。



下著小雨,一家店門口的傘,和花一樣五彩鮮艷。


電線桿上貼著電信公司的告示:挖地時請先通知一聲,告示設計的很活潑。


在昨天另一處,看到的更加搞笑。日本人就是喜歡這樣,把一本正經的通知,做的幽默的不能再幽默。看了這樣的告示,不挖地都想打個電話問問。


后樂園里一片翠綠,雨后櫻花落了滿地,兩個人撐著傘在前面散步。


這個路邊有個養鶴的圍欄,里面有8只丹頂鶴,其中一只已經有24歲了,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綽號:太陽、小黑、大紅、秋天、小黃。。。。。。


邊上一位穿綠色志愿者服的老大爺在給我講解,然后我湊上去。

我:大爺,聽說郭沫若曾經給我們園子送過兩只鶴。

大爺:是的,昭和31年(1951)年,他送來了兩只鶴。

“他以前在這邊讀的預科,后來到九州的帝國大學。回國后當時當了大官再來岡山時,聽說沒有鶴了,就從你們中國送來了兩只丹頂鶴"。

“當時還為這兩只鶴起了綽號,名字我忘了。送來的時候,以為是一雌一雄。結果發現兩只都是雌的,沒辦法,我們就緊急從北海道帶回幾只雄鳥來。繁殖了好幾代了,我們園子小,好多都送到別的地方養了。“

“你看到的這幾只,說不定哪一只就有當時他送的鶴的DNA呢“。大爺開心的說。幾只丹頂鶴不停的走來走去,或忽閃著翅膀,或長鳴。

“這本書送給你,這是我們志愿者看的,我們都看這個“說完,大爺送給我一本不向游客發放的內部材料。里面的年表寫著:昭和31年,郭沫若送了兩只丹頂鶴。




300年前的藩主很崇拜老子的思想,他向往一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領地,也是為了排解寂寞,就請建筑師設計了這個庭園,起名字的時候,想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于是叫“后樂園”。


這座以我國古人思想為根本理念的園林,處處讓人看著熟悉。園子里的叫澤池的湖,取義是蓬萊三島,小橋曲水,移步換景,處處是設計師的心血。湖上的亭子,原來我們用土或者琉璃做瓦,這里使用的是茅草,顯得特別古樸。



每一塊石頭都各不相同,有相連有飛石,彎曲的小路用彎曲的竹片作隔離,與廣大的草坪融合的很完美,沒有絲毫的突兀之感。碧綠的湖水中,各種不色彩的錦鯉游動,泛起波紋。



每一棵的位置和大小和品種對都是精心的挑選,確保在一年四季都有看點,在不同角度都很協調。這個看起來無比自然,沒有任何人工痕跡的庭園,凝聚的人的心血和智慧,讓人感嘆。



這個園子是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其實這個說法不夠準確,確切的說是日本第一名園。與它并列的水戶的偕樂園太吵,商業氣氛有點重(見DAY 21,同神同樂),另一個兼六園里,植物松柏太多,顯得過于嚴肅(見DAY 47,健忘的日本人)。只有這里,才讓人感覺心情開闊,又有無盡的美感。



這種自然的藝術,不僅是日本人的驕傲,也應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因為它吸收了根本的中華文明。

遠處傳來鶴鳴聲,又讓人想起郭沫若來。這位熱血青年當年在日本讀大學時,有感于國家危難,棄醫從文,偶然一次機會認識了護士佐藤富子。結婚時,富子的父母堅決反對,并和她斷絕了關系。富子頂著壓力,在10年里為他生育了5個兒女。

但是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沒幾天,他就拋棄妻子和孩子,一聲不吭的回到了中國,他從魯迅先生手里拿到接力棒,站在前線搖旗吶喊,沒有給過一分撫養費。富子和孩子過著困苦的生活,受盡鄰居的恥笑。盡管如此,富子總是告訴孩子們:這不是你爸爸的錯,是日本軍隊的錯。


郭沫若在岡山上學和妻子富子。圖片來自hatena。

日本投降后,富子帶著孩子們來中國找他,卻發現他身邊已帶著另外一個妻子,還有幾個孩子。后妻是位演員,她的姐姐被郭沫若拋棄而自殺。而給他介紹這位演員后妻的人,不僅知道郭沫若在日本有妻子兒女,還見過她們。

這位離權力太近的文學家,知識分子,終于還是為了求生,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一個拐角,是一片粉紅色,一大片櫻林。地毯一樣,一陣風吹來,花瓣和雨滴嘩啦嘩啦的,落了滿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