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有人問我:每天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連我自己都還沒搞明白寫作的意義。經過三天三夜的思考和總結,我終于找到答案。
1.你不讓我寫,想憋死我啊!
一個故事的雛形一旦涌現在我的腦海里,我就得盡快讓它變成文字。否則,無論是在刷牙還是在喝稀飯,是躺在被窩里還是走在路上,我都會一直想著這篇文章。我會像讀者一樣迫切地想知道故事里的女主角將會遭遇到什么,會不斷想象當她發現自己被愛人背叛的時候該有多絕望。接著,我會一直思考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她的絕望:用哪個名詞來概括?用哪個形容詞來修飾?用什么動詞使它生動起來?我會一直沉浸之中,食不知味,魂不守舍。我只有把這個故事完全寫出來,才會感到清凈和自在。
我閨蜜的婆婆是一個十足的怨婦。一日三餐,開飯之前,必須先抱怨20分鐘才肯動筷子。有一次,我閨蜜實在聽不進去了,就說:“媽,您別說了,吃飯吧!”她的話音剛落,婆婆立刻拍案而起,說:“你不讓我說,想憋死我啊!”
寫作之前,我也是一個“怨婦”。想寫的東西早已使我的頭腦變得腫脹,你不讓我寫,想憋死我啊!
2.我需要寫作。
一個好友問:“你寫的小說為什么都那么悲傷?”
我說:“不怪我啊,我都是根據真實故事寫的,是現實太TMD悲傷了。”
她又說:“現實中有那么多題材可寫,你為什么總是特別關注這類故事呢?”
好吧,我承認因為我的內心時常充滿悲傷的。我的小說中那些男人都很不負責任的,很不可依靠,大概也是因為我對男人一直沒有信心,對愛情亦是如此。
所以,我需要寫作。寫作對我來說是記錄、是表達,更是宣泄和治愈。我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停地探索。也許有一天,我會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這樣的人,原來生活是那樣的。
而為了寫作,我又必須仔細地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看到一處不錯的景、遇見一個長相獨特的人,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我都要馬上記錄下來,因為我寫小說需要這些素材。這篇小說寫完后,我就能在這些文字里感觸到自己的手溫,聆聽到自己的心跳。這一切都還是活的,并將永遠活著。
3.寫作讓我更加自信啦!
我是一個特別不自信的人,寫完一篇文章,如果沒人看沒人評,我就會不確定自己寫的東西好不好。盡管有時我也會提醒自己不要在意閱讀量,可隱隱約約地又希望讀者能多給我一些關注和評論。
好友汝濱生曾這樣說過:
你愛寫作,你有讀者,你是幸福的;
你愛寫作,你沒有讀者,你是傻逼;
你不愛寫作,你有讀者,你的讀者是傻逼;
你不愛寫作,你沒有讀者,傻逼很高興。
在慶山的《月童度河》里看到這樣一句話:寫作是造一座塔。不用對它的意義深遠考慮很多,專心地把它造起來,造得平衡、渾然、結實、優美。意義就讓別人去想。其實讀者是觀眾,而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自己滿意的文章,讀者通常也會感到滿意。一位讀者留言:讀你的文章,是一種享受;你微笑時,那文字是碧波蕩漾;你傷懷時,那文字是青山沐雨。她的溢美之詞讓我屁顛屁顛地樂了一整天。
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多些讀者,實在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只要你愛寫作,只要你堅持,你一定會幸福,而你的讀者也一定會高興。這叫彼此成全!
4.寫作是一種修行。
偉大的作家都擁有博大的情懷和格調。他們悲天憫人,情感豐富,寫的文字自然有厚度有重量。而我呢,寫來寫去都是些小女人的個人情感,很狹隘。這不是說我寫的不好,而是說我需要提高,需要修煉。在一次寫作課上,主講老師說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可以先模仿自己喜歡的作家 。其實不用刻意模仿,閱讀的時候,你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在表達方式方面,你的情懷和格調都會受到影響。
這在另一方面也說明選擇一本好書有多重要。
5.為了才華不被辜負。
你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感動別人的力量。不要浪費上天賦予你才華,把一顆真實美好的心付諸于文字,交付給讀者吧!這些文字是你能給予他們的最美好最貴重的東西。
泰戈爾先生有這樣幾句詩:
你是什么人,讀者,百年后讀著我的詩?
我不能從春天的財富里送你一朵花,天邊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
開起門來四望吧。
從你的群花盛開的園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兒的芬芳記憶。
在你心的歡樂里,愿我感到一個春晨吟唱的活的歡樂,把它快樂的聲音,傳過一百年的時間。
百年后,我們都會死,能留下的,也許只有這些文字。
今天在簡書“錢包”里,驚喜地發現從十月份注冊以來我已經收到五十七塊錢的打賞,而我一共寫了五萬多字。如此算來,一萬字可以掙到十元錢!哇,真是太好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可以賺到錢!從此,如果再有人問我寫這些沒用的東西有什么用時,我可以回答他說我為了賺錢啊!
這真是一個華麗麗的理由。在他們眼中,掙錢是多么正經多么重要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