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天看到朋友圈里一個四年級無覺察的媽媽動手打孩子,看完后我非常的難受,媽媽作為一個成年人,不愿面對自己的慮焦、難受和擔心。讓孩子來為她的情緒負責,我不是在評判這個媽媽。我想說的是,成長對每個媽媽都很重要。
? ? ? 上午十一點大寶和同學約好去他家吃中飯,十點半我帶著倆孩子出門,順便把熱水瓶帶到二樓去打水。在車上弟弟有表達想跟哥哥一起去他同學家玩,哥哥不同意。送完哥哥我們掉頭回家,弟弟在車上大吵說:“又沒人跟我玩。”我說:“是啊!哥哥又去他同學家玩了。”弟弟大聲說:“哥哥不去他同學家,他也不跟我玩,小宇(同樓伙伴)也不跟你玩。”我:“哥哥在家也不跟你玩,小宇也不跟你玩,太傷心了。”弟弟說:“你又不跟我玩。”我:“大家都不跟你玩,你又孤單又傷心。”這時紅燈亮了,我停下,弟弟說:“開了這么久還不到家,還要多久才到……”。整個車程,他都在車上吵著,我除了開好自己的車外,有精力時不時傾聽他幾句。快到回家的叉路口時,我說:“媽媽想去大潤發領中獎的購物卡,上次跟你說過中獎的事。”弟弟說:“我不想去,我想回家。”我說:“好吧!那就不去了。等會到樓下時,我們吃了中飯再回家,媽媽中午不想煮飯了。”弟弟說:“我不去吃。”到樓下下車后弟弟往樓梯口走,我說:“你不去吃飯。”弟弟眉心緊鎖說:“你去吧!我要回家了。”我說:“你想吃什么?我打包回來給你吃。”弟弟說:“我不想吃。”我:“那好吧!你回去先(鑰匙放到一個固定點,全家人都知道的),弟弟回頭對我揮了揮上樓了。我大概走了二十米,想上廁所了,擔心餐廳沒洗水間。我掉頭回宿舍二樓公廁(剛建的)去解決。我剛爬上二樓,遠遠看見弟弟蹲在我們家熱水瓶旁邊,伸出雙手在搖晃熱水瓶。我說:“小皓,你還沒回家,你在干嗎?”弟弟說:“我搖一下水壺,有水我就提回家。”當時我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緊緊的抱著他。來到洗水間旁我說:“媽媽發現這有間洗手間,以后你在樓下想上廁所就來這,媽媽進去上廁所了,你在外面等我。”說完我進去了。等我出來時,弟弟不見了,我抬頭對著摟上喊了幾聲,弟弟說:“我在樓上。”聲音大概從四樓傳來了,我說:“你跟不跟我去,我在樓下等你。”弟弟小跑來到二樓說:“媽媽,你抱抱我。”我抱著他說:“媽媽看見你好迷茫。”弟弟說:“迷茫是什么?”我說:“迷茫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弟弟說:“哦,就是我跑上去又下來。”我點了點頭。幸好我想上廁所,否則這美好的畫面就不存在了。說起上廁所的事,沒學習時我會選擇憋,不懂得愛自己。一切美好的事都從愛自己開始。
? ? ? ? 弟弟上樓后的整過情緒過程都在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同時還在想著能做點什么?我不得不佩服這個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