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零變身文案寫作高手

本文為白教主在鳥哥學院分享整理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普通人如何從零變身文案高手》主要分為2部分,第一部分是:4個方法幫你持續寫作,第二個部分是寫作沒有素材怎么辦。

有人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是不是這樣呢?答案是不完全是。因為習慣也是有區別的。

根據養成不同習慣的難度,培養一個新習慣需要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習慣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行為習慣,身體習慣,思考習慣。

行為習慣養成需要時間最短,1個月,比如:閱讀,寫日記,記賬等。

身體習慣養成需要三個月,比如:減肥,運動,戒煙等。

思考習慣養成需要6個月,比如:創新能力,積極思維方式等。

很多人說1個月瘦掉20斤,2個月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都是不現實的。寫作屬于行為習慣,我們可以30天養成,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把活動設置為30天。

一、持續寫作的幾個方法

1.清晨寫作法。

這個方法是我在《成為作家》里面看到的。

比你習慣的時間早起半小時或1小時,盡可能地早起不要說話,不要看手機,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書來讀——立即開始寫作。想到什么寫什么:昨夜的夢,如果你還能記得的話,前天的活動,真是的或虛構的談話;對意識的檢查。將清晨的儀式快遞而不加評判地寫下來。

這種寫作其實是在半睡半醒和徹底清醒之間,鍛煉之間進行純粹的寫作。第二天早上重新開始,不要重讀你已經寫下來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再去修改。

2.一次只做一件事。

很多人下定決心要減肥,于是規定自己每天要控制飲食,還要運動半小時,這還不夠,還要每天記錄飲食情況。你能養成習慣才怪呢?這就是最高發的失敗案例。你要么這個月就只控制飲食,每天攝入1500大卡,要么就只記錄飲食情況,否則堅持的事情太多,人辛苦不說,還很容易放棄。

寫作也是,剛一開始養成習慣的時候,不要要求自己每天看完半小時書,還要每天寫最少1000字。如果只是培養寫作習慣,那就只是寫作,不要對閱讀做硬性規定,每天寫作1000字,或者我今天只寫20分鐘的時間,就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很多人問我是不是要每天規定寫作內容,我想說,能寫完30天,每天500字已經很厲害啦。

3.簡單記錄每天是否寫作,字數,和內容。

很多人人提到記錄,就會想到那些繁瑣的事情,但是,記錄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記錄能夠讓我們客觀地掌握事實。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要記錄下來自己每天完成情況,字數,和文章類型,這樣在數據分析的時候,可以迅速發現自己寫作中問題,以及遇見哪些類型的文章寫得字數比較少,進而發現問題,改正問題。

4.不要太在意寫作的質量,而去在意寫作的一個持續過程。

很多人遲遲難以下筆寫作的重要原因,就是覺得自己寫不出好的文章,或者自己的文章寫的很糟糕。因為太過于在意結果,反倒連開始寫作都成了困難。

比如,想要寫出一篇10萬+的文章,結果剛開始寫作2個星期后,投稿持續被拒絕,于是,人會對這樣的結果感到焦慮,因為太在意結果而放棄。別說寫出一篇質量好的文章,連寫作都放棄了。

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培養一個寫作的習慣,比寫作的質量更重要。不要太追去完美主義,也不要把時間花在自己思考我要不要寫作,而是直接去寫作。我希望在30天結束的時候,我們全部都能夠完成30天寫作,一個都不少。

這個就是我今天講的第一部分,關于如何使用正確地方法寫30天。

二、寫作沒有素材怎么辦

這個問題是我在收集了30份調查問卷之后,收到反饋最多的一個問題。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寫作沒有素材怎么辦。

1.在寫作之前,你首先要明白一點什么是寫作?你要寫什么?

這一點也是frank老師之前講到的,他說寫作分為3種類型,一種是日記,一種是文章,一種是文案。請問你寫的是什么?我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平時寫的都是什么。那么這三種的區別是什么呢,我有一個很簡單粗暴的分法。

日記,日記是最好寫的,也是寫給自己看的,沒有人愿意付費給你,除非你真的很厲害,像柳比歇夫,他去世之后,他的日記都被人收藏出書,大家可以去看看《奇特的一生》。

還有一種是文章,是寫給熟人和朋友看的,比如我們現在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文章,有可能有人愿意付費。

另外一種就是文案,文案就是寫給陌生人看的,一定有人愿意付費的。比如我前段時間接的一個1000塊錢的文案,比如我前兩天接的發微博的文案,一條微博140字50塊錢,所以,你也可以寫文案讓你的文字值錢。

大家可以看下這張我寫的1000塊錢的文案,這句標語是絲芙蘭,釋放你由內而外的美。靈感是怎么來的呢?是我走在上海虹口足球場3號線換8號線的時候,看到華為手機的標語真正的有型是內外都行。于是我靈感突發,真正的美,是內外都美。絲芙蘭,你的美麗首選。客戶說太長了,后來改了幾次改成了絲芙蘭,釋放你由內而外的美。

所以,大家在每次開始動筆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想要寫的是什么類型。

2.下面我們來看看寫作可以寫哪些事情?

我的寫作來源呢?主要是我的生活和閱讀。生活呢,就是寫柴米油鹽醬醋茶和我的喜怒哀樂,因為生活有限,深度有限,所以我的寫作深度主要來源于我的閱讀,要多讀經典書籍。上次參加簡書活動的時候,楊小米也說多讀經典書籍,比如王小波,張愛玲,心理學可以看看武志紅等等。

我5月份讀了7本書,我以為我已經讀的很不錯了,然后我刷朋友圈,看到簡書大神彭小六的5月份讀書清單,然后一臉懵逼。他經常提著個大箱子從蘇州做高鐵到上海參加活動,一個月還讀了這么多書,簡直慚愧。

3.下面我們來聊聊,生活中那么多事,哪些是我們可以寫的?

第一種,也是最重要的。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你的文章能夠帶給別人什么價值?

上個月羅振宇在獵豹移動推出的“頭牌”發布會上對未來的趨勢發表了自己的感想。他說內容創業的最大詛咒是:你消耗的是用戶時間。而這是世界上真正剛性的東西。 每個人每天只有24個小時。

別人憑什么花時間去關注你的內容?如果同樣是花時間,別人為什么不去看更有收獲的東西呢?

你可以提供給讀者干貨價值,哪怕是一個記憶單詞的技巧,第二你可以替讀者發聲,比如咪蒙,她就是為讀者發聲的典型代表。你還可以替讀者發聲,如果一篇文章能偶引發讀者的思考,進而對讀者產生影響,那就是一篇有價值的文章。

第二你要去寫能夠觸動你的事情。什么是能觸動你的事情?就是能夠引起你情緒強烈變化的事情,讓你面紅耳赤的事情。比如讓你感動的,憤怒的,傷心的事情,并且去思考這些事情能夠有什么價值,是不是可以和別人分享,分享后對別人有沒有用?

第三個,你可以寫自己擅長的事情,比如我們群里有人擅長跑馬拉松,一年跑5 6個馬拉松,簡直是馬拉松大神,他就可以分享如何跑馬拉松,跑馬拉松的感受等等,這就是個人品牌。其實寫作說到底就是一個分享的過程,你要把你的人生經驗,把你寶貴的人生財富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如果要一直寫作,你給自己的定位一定是一個學習者,還要是一個分享者。

第四個,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寫什么,你可以追熱點,寫書評,寫影評

4.如何收集素材?

然后有的會員就會問我了,老師你講的要寫的這些素材都很好啊,可是這些素材怎么收集啊?

1.認真觀察,多思考。

在生活中養成精密觀察和仔細認識的習慣。在寫作中常常需要敘述和描寫事物,這些都要靠我們平時精密觀察和對事物仔細的認識。所以,養成精密觀察和仔細思考的習慣很有必要。推薦一個小技巧,每天抽15分鐘的時間,睜大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看看地鐵上的椅子是墨綠色的,還是淺綠色的,站在你旁白打電話的那個老男人是生氣的,還是喜悅的,去感受你身邊人的情緒。

2.隨時記錄靈感。

靈感是很難得,一個人每天會冒出來很多個念頭,一定要隨時記錄下來,不管是用筆記下來,還是用手機記下來。

我每周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手機上瀏覽朋友圈、瀏覽微信公眾號的時候,看到好的圖片,我都會截圖保存下來,然后每周周末的時候,我會抽時間整理照片,我圖片和文字分開,文字又分門別類地放進自己的對應文件夾,比如職場,勵志,兩性,等等。

3.定期讀書記筆記,這是最笨的方法。

想要輸出多少,就要輸入多少,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深度閱讀。在讀書中記錄下來有用的句子,金句,記錄下來有趣的故事,可以作為日后的素材,記錄下來觸動你的話,可以在以后寫文章用,你要記住能觸動你的就一定能觸動別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