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關于二十小時學習實驗是什么

應該是在2015年,TED上來了一位神人,喬?!た挤蚵_@位認知心理學家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學會一門技能,只需要二十小時。

這在《異類》的“一萬小時”理論方興未艾的時候,實在可以稱為一股清流,讓你對學習這件事,有了不一樣觀點。

彼時,當所有人為能夠量化學習時間而感到興奮,但是一萬小時的長度仍舊讓人看著有些絕望,畢竟折合算下來,也是起碼是五六年的時光,要專注于一門技能上面,而人又有多少個一萬小時?

所以當考夫曼在TED上講出學習一門技能,只需要二十小時的時候,可以想見,大家是如何的驚訝和欣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萬小時理論實際上指的是在一門技能上能夠達到頂尖水準的時間,而考夫曼所言的二十小時,只是入門一項技能的時間。

于是,當我聽完考夫曼的TED演講,再看完他的書《關鍵20小時》以后,我認為是可行的,而邏輯推演和他本人的案例看過以后,我決定用自己來做一個實驗。

簡單來說,考夫曼的二十小時學習法,有兩個大的部分。

信息準備

技能練習

信息準備階段是不記入練習時間的,比如學習python,去了解Python是個什么東西,有什么用,有些什么具體分類,這些時間是不計入的,但是按照考夫曼自己的實踐來說,基本上這段時間在10-15個小時左右??梢钥闯觯@個時間其實已經基本接近于練習時間了。

在信息準備階段,需要了解五個問題

1、你的目的是什么?學習這個技能想達到什么程度?

2、技能是怎樣的流程?一個程序是怎么寫出來的,一盤圍棋怎么下完?一個PPT 是怎么做出來的?

3、技能包含哪些子技能?比如圍棋,開局、中盤、官子,都有相對應的技能,當然,子技能也可能下含更多的子技能,這里最好找到最小行動閉環。最小的有開始、過程、結束的這么一個行動。

4、技能背后的邏輯是什么?一個技能就是一種思維方式,這個東西在一開始是很難很清晰的總結出來的,但是這種意識會讓學習技能的大方向不會出錯。

5、想象搞砸了之后會怎樣?這是一個很有用的思維技巧,對于一些身體技能,比如瑜伽、健身之類的,搞砸之后很可能帶來的是傷病,而對于失敗的考慮會讓你理解到真正核心的要素。而對于一些工具型技能,比如ppt,最少可以解決掉對于失敗帶來的恐慌心理。

解決了這五個問題,接著就可以開始練習了。

在練習階段,也有五點可以注意

1、全情投入。在這20小時里面,就別想別的了,專心對付這一個敵人吧。

2、把分心的東西都收走。分心這件事,除了在追劇的時候,不然我覺得啥事都不能分心。

3、定期溫習。這個對于需要記憶比較多的技能,比如外語學習方面就比較有用了。

4、設定合理預期。接受練習中的失敗吧,沒有人能夠一次成功,少看那些神童的案例,沒有任何意義。

5、尊重生理習慣。不要因為二十小時,就想著熬夜兩天就能夠搞定,睡眠其實是能夠鞏固學習的成果的,而適當的休息會讓效率更加高昂。

二十小時學習法的大體,就是這樣,而下面,我想來試試英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