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說話,看工科博士是如何給全家買保險的

書接前文《快人一步,畢業離校手續與入職手續詳解

畢業后的第3個月,我順利完成了畢業離校手續和入職的各種手續,社保卡、工齡、人才證、公積金聯名卡都有了。接下來就是買保險,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防御與故障恢復能力……呃,是提高我家的安全防御與故障恢復能力

面對買保險,有人深惡痛絕,有人樂此不疲。深惡痛絕的人認為保險公司都是騙子、玩的就是彩票把戲;而樂此不疲的人則認為保險公司是慈善機構,能幫我們承擔大多數的風險。

有人說,買保險就好比買彩票,出險的情況必須和條款一致,如果和彩票號碼全部對上,恭喜你可以兌獎了;如果差1個號碼,對不起,歡迎再買。

雖然明知買彩票99.99%的概率是中不了獎,但還是有許多人樂此不疲,堅信自己會是那幸運的百萬分之一;雖然明知買保險99.99%的概率是用不上,但還是有許多人樂此不疲,害怕自己會是那不幸的百萬分之一。


作為工科博士的我,總是懷疑所有單方面的證據(一面之詞),而喜歡相信多方采集的數據。因此,在購買保險之前,我做了一個文獻綜述(調查報告),以此探索保險的本質、找出合適的保險,進而制定出我的家庭保險方案。

今天公布此文,希望對大家購買保險、提高家庭安全防御能力有所幫助。



尋找現實問題的答案,我一般是先內求、再外驗。也就是先頭腦風暴、自問自答一番,得到幾點初步的結論;然后去現實世界中檢驗和修正這些結論。

好,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第一個環節——



01

自問自答,初探保險的數學本質

傳說有一個與世隔絕的神話小鎮,鎮里共有10萬人口,有個名叫“意外”的怪獸會不定期出來拆房子,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你作為鎮長,為了安撫大家,就出了個告示:只要每人每年交20元給我,你家房子被拆后我就給你重建。大家一聽覺得劃算,就紛紛交錢買平安。

經過多年的運營之后,你發現怪獸平均每年只會破壞一套房子,因此你平均每年只需要花費100萬元重建房子,剩下的100萬元全成為了你的收入,你就拿這100萬元去投資,錢生錢,又去其它小鎮開了更多的保險公司、進而獲得更多的錢。

隨著你的保險公司占領各個鎮、各個市、各個省,最終你成為了市長、省長、乃至國主……


嘿嘿,聽完這個勵志的故事,我們通過4個自問自答來揭露保險的數學本質。


1)如果你是鎮長,你能否任意提高保費?

答:如果沒有競爭對手的話,我可以在很大范圍內提高保費;如果有競爭對手的話,我的出價不會高于競爭對手太多。

引申的結論:因為有眾多競爭對手的存在,現代的保險公司保費都無法定的太高,所以我們買保險一般不會被坑的太多。



2)如果你是鎮長,保費最低可以定成多少?

答:由于“意外”怪獸發生的概率并非一成不變,因此我不能完全按照1年1套房的成本來計算保費,而且我請助手需要花人工費、給大家出告示需要花宣傳費,因此,除于這些運營成本(假定為5萬)和額外風險(假定為5萬),我的保費最低可以定成(100+5+5)/10=11元。

若按每人11元收取保費,那我的保險公司只能維持規模不變;若按每人12元收取保費,則我的保險公司可以擴大規模……

引申的結論:如果發生了充分的競爭,則所有保險公司的保費都將是自身的成本價,考慮到公司規模過大或過小都將導致其運營成本較高,因此,一般中小規模的保險公司,其保費會低一些;考慮到現在多數保險公司都利潤巨大,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并不充分,保險還是偏貴的。


3)如果你是鎮長,怎樣提高保費收入?

答:雇來的助手肯定不能輕易開除,告示該貼還得貼,因此運營成本不是我想降就能降的,我要想多收鎮民的保險費,就需要多開發保險產品來忽悠他們。比如增加“意外”怪獸的類型,散布謠言制造恐慌,把千年難遇的怪獸也加入到我的保險產品中,增加一些附加產品來提高產品的視在價值。

引申的結論:保險公司將推出層出不窮的保險產品,將多種保險組合起來,給出眼花繚亂的合同條款,讓你無法估測和對比其真實價值,進而提高你的保費。


4)如果你是鎮民,多高的保費支出你可以接受?

答:因為每個人對風險的討厭程度不一樣。有的人愿意每年花20元,來獲得未來可能發生的100萬元房屋被拆補助;有的人愿意每年交200元的安全費,有的人愿意交2000元……但肯定不會有人愿意交100萬元的。

引申的結論:保費的可接受范圍是較大的,保險公司讓你交100你就交100,讓你交1000你就交1000,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底限。你所謂的底限只是多家保險公司競爭后的結果,因此,要想降低自己的保費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大家都只買性價比最高的保險,長此以往就能逼著其它保險公司降低定價。


最后總結一下我們通過自問自答得到的結論:

1)為了生存,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產品將越來越多,坑人的保險條款將越來越隱蔽,對于不愛研究的人來說,保險產品將越來越坑人;——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2)我國的保險公司內部已經有了一定的競爭,保險費的水分不算太高,因此只要我們用心挑選保險產品,還是能夠得到一定保障的;——保險公司不是騙子

3)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保險產品信息將越來越開放與透明,未來保險業的競爭會有所加劇,對于愛研究的人來說,保險產品將越來越親民。——看清楚,保險才能真保險


為了驗證以上3條通過頭腦風暴得到的結論,我們開始在網絡上檢索,尋找真實數據的支撐。



02

用數據說話,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于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保險公司通過上述業務,能夠在投資中獲得高額回報并以較低的保費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保險服務,從而盈利。

以上是保險公司的官方定義,從定義可知,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他的營業目標是盡可能多的收取保費、盡可能少的賠償用戶的損失。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保險公司會做好風險控制,確保90%的人買保險必須是虧本的。

作為工科博士,說啥都得用數據說話,給你一組官方數據你就明白了。下圖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俗稱保監會)于2019年8月26日公布的中國2019年1~7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看不清圖的可以點擊放大了看)

官方網址為:

http://www.cbirc.gov.cn/cn/doc/9106/910601/BB9390B4E66E47BCB021B984696B16F1.html

? ? ? ? ? ? ? ? ? ? ? ?

我們可以對以上數據做以下計算分析:

? ? ? ? ? ? ? ? ? ? ? ?

由上表可知,大家交給保險公司的財產險保費,有一半以上(51.1%)最后都用在了我們身上,是各種保險中最給力的;而壽險保費,則只有14.8%用在了我們身上,其余的錢可以認為全被保險公司瓜分了。2019年是如此,2018年也是如此,感興趣的可以對過去5年的保險支出/收入做如上分析。

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平、太平洋保險、泰康保險、新華保險,看看這些鼎鼎大名的公司的年營業額,你就知道你的保險費養活了多少人。

你用大腦和有限數據做的理性分析,極大概率是干不過保險公司用電腦和大數據做的數據挖掘。因此,無論你怎么買保險、做什么方案組合,你買保險基本都是賠錢的。買保險不像買房子,這筆投資的回報平均值(期望值)注定是負的。

你可能會想,如果買保險注定極大概率是虧本的,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買呢?我想有4個原因:

1)在貨幣持續貶值的大背景下,普通人就算不把錢交給保險公司,他們的資產也是在逐年減少的;加之多數人沒有什么投資渠道,不買保險他們也不知道能買什么;

2)保險公司愿意將保費收入應用于宣傳,宣傳做的越好則買保險的就越多,買保險的越多則越有錢做宣傳,因此形成了正反饋;

3)多數人學的是應試數學而不是應用數學,在生活中很少用數學理性分析這些實際數據,也不知道從哪能拿到真實的數據,因此容易被保險公司收智商稅;

4)人天性還是有憂患意識的,尤其是年輕的媽媽,她們愿意為減少風險買單,哪怕明知這在數學上是不劃算的。


講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批判保險公司,嘿嘿,不要著急下結論,繼續往下看。


03

用數據說話,保險公司不是騙子

在當今社會,要想當騙子也是挺難的,它需要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1)非官方認可的;2)非公開透明的;3)拿錢就跑路的。

因此,判斷一個保險公司是不是騙子,就看它是否滿足以上3個條件。

首先,某家保險公司是不是被官方認可,可以從保監會的網站上查詢,網址為

http://www.cbirc.gov.cn/cn/list/9104/910402/1.html

? ? ? ? ? ? ? ? ? ? ? ?

凡是在該網站可以查詢到的保險公司,都是官方認可的。

作為官方認可的保險公司,在每季末、每年末都要通過建立詳盡的數學模型和壓力測試,來確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無論發生什么事件都不會倒閉。通俗地說,就是哪怕發生汶川地震(40年1遇)這種級別的災難,這些保險公司也不會倒閉。


其次,這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個保險公司都會定期發布自己的償付能力報告和經營數據。按保監會的規定,償付能力低于150%就會被警告,低于100%就會被采取強制措施來提高償付能力。

如下圖所示,是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數據報告,每家保險公司的官網都有醒目的“公開信息披露”專欄,供全國人民監察,你可以隨時查看該公司的運營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被保監會認證的保險公司是無法拿錢就跑路的。賣保險都需要有牌照,而獲取牌照需要大量的資金做保障,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大多資金雄厚、有頭有臉。每家公司必須定時向保監會報送統計數據,保險公司在中國想跑路就如同想擁有槍支一樣困難。

此外,如果你真遇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跑路事件、遇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災難導致保險公司破產倒閉了,你也不用擔心自己的保單失效。因為根據保險法及相關規定,保監會可以指定已經破產的保險公司的保單及其保單準備金轉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險公司承保,由保險保障基金會提供救助。


總結而言,在保監會官網上可查的保險公司,都是官方認可、實力雄厚、公開透明、比你的不動產還不動產的保險公司,因此,只要買這些保險公司的保險,不用擔心被騙。

真正會騙你的,往往是你自己。現在因保險而打官司的,多數是因為買保險的時候沒有認真看保險的免責條款,輕信別人或自己騙自己說這保險啥都保,條款沒看就付錢了,最終自食其果。





04

我的家庭保險方案

看完本文前3節的調查報告,我想你對保險已經沒有了小年輕的愛恨情仇,大腦里只剩下數學與理性了。嘿嘿,真是如此那就恭喜你,你可以出道了。

根據前文分析,保險公司既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騙子,買好保險確實可以提高家庭財富的安全性。

由于保險公司在人身險上白賺的錢比財產險多,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配置財產險。由于我剛入職3個月,沒有什么財產(沒房、沒車、沒好手機、沒寵物),因此買過的財產險只有支付寶的500萬元賬戶安全險(2元/年)。


等明年我買了更多財產險后,再發文詳述財產險的購買技巧。今天我就說說自己是怎樣購買人身險的。

買保險3步走:

1)清點已有的保險。根據招聘合同,單位給我交了五險一金和補充醫療保險,購買了團體綜合保險,包括以下保障內容——

工作1年后補充醫療保險的保額將上升為21萬,工作3年后補充醫療保險的保額將上升為35萬。

2)查缺補漏,確定自己需要的保險類型和保額。

每人需要的保額是由其年收入決定的,一般可以由下表確定。

? ? ? ? ? ? ? ? ? ? ? ?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年收入到手是10萬,那你應該購買的意外險保額最少應當為50萬,最多應當為100萬。

由此我計算發現,單位給我買的4類保險保額都沒有達到我的最低保障標準。因此,我需要考慮購買商業保險。

3)精挑細選買保險。

不同的人身險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如下表所示。

我上來先把太復雜的醫療險和太坑人的壽險給排除了。

我之所以不買醫療險,一來是因為醫療險存在續保困難、報銷比較復雜的問題,二來是因為單位給我買的補充醫療保險保額將在2年后達到35萬、基本夠用;三來是因為購買醫療險后,你將不敢定期體檢(擔心無法續保或保費提高)。

試想一下,如果某人買了5年的百萬醫療險都沒生大病,恰好在第6年年中生大病了(一般都無法半年就痊愈),那他只能報銷第6年后半年的醫療費用,第7年就無法給醫療險續保了,所謂的百萬醫療實際上起不了什么作用。

我之所以不買壽險,一來是因為意外事故導致的死亡可以用意外險解決、重疾導致的死亡可以用重疾險解決,二來是因為之前的數據分析發現保險公司最白掙錢的就是壽險。

因此,我只為自己購買了1年期綜合意外險和能保障到70歲的重疾險。利用Excel對比多家保險產品的性價比之后,我最終選擇購買上海人壽的小蜜蜂全年綜合意外保險超越版和昆侖健康的健康保重大疾病保險2.0版。

加上單位給我買的團體綜合保險,我發生各種狀況的保額如下表所示:

? ? ? ? ? ? ? ? ? ? ? ?

如果發生小意外,則將觸發普通醫療+意外醫療,最高保額達到45萬元;如果發生大意外,則可能觸發普通醫療+意外醫療+意外傷殘/意外死亡+死亡,最高保額達到205萬元;如果生了小病,則將觸發普通醫療,最高保額達到35萬元;如果生了大病,則可能觸發普通醫療+重疾醫療+死亡,最高保額達到135萬元。

此外,我還買了支付寶上的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這相當于一個1年期重疾險,通過1年支付約30元錢(明年會上漲)獲得了30萬的重疾保障和5萬的輕癥保障。買它主要還是因為便宜、靈活,隨時可以投保和退保。加上它的保額之后,我生大病的保額就上升為了165萬元。


以上保額對我還是基本夠用的,而我為此支付的保費為158元的綜合意外險+3043元的長期重疾險(每年定額、交30年)+30元的1年期重疾險,即每年花費3231元。年保費在年收入的1%至3%之間,因此是比較合理的。保費太高則不經濟、保費太低則不安全,我們和電力系統一樣,也需要在安全性與經濟性之間做一定的權衡。

作為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在給自己買完保險之后,再考慮給全家人買保險。首先是給對象買,她是家庭經濟的副主要來源,因此也需要購買意外險和重疾險。由于她所在單位的福利好,給她買的團隊綜合險對意外事故的保額已經是100萬了,因此她只需要買重疾險就行了。

年齡越大則重疾險越貴,因此重疾險對于老人來說都不劃算。是故我只給雙方的爸媽買了綜合意外險,意內的事故靠爸媽的經驗自己避過,意外的事故就靠保險來降低風險。對于70歲以上老人而言,投資買啥都比買保險更保險。因此,我沒有給奶奶、姥姥、姥爺買保險,自己的重疾險也只保到70歲。

再說個例外的情況,我爸這輩子從不去醫院,因此,他的健康告知幾乎是永遠通過的,考慮到這一點,我給他也買了支付寶上的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擁有了10萬的重疾保額。





05

答疑解惑

問1:買保險劃算嗎?

答1:雖然買保險大概率是賠錢的,但只要你精挑細選,還是可以買到比較劃算的,通過支付較少的錢來顯著提高家庭財富的安全系數。


問2:買保險是必須的嗎?

答2:對于多數人來說是必須的,但凡事都有例外,世上有2種人不用買保險——

一種是傻子,因為傻子太傻,買保險多是被騙,就算沒被騙,也不懂如何索賠、何時索賠、索賠多少,所以買之無益。

一種是聰子,因為聰子太聰,買保險純粹是浪費自己的流動資金,有這錢可以投資許多增值較快的商品,用錢生錢永遠比用錢保錢更安全可靠。

因為我既沒傻子傻、也沒聰子聰,所以買保險對我而言是必須的。


問3:重疾險這么復雜,普通人看不懂怎么辦?

答3:意外險的合同大概有27頁,重疾險的合同大概有63頁,由此可見重疾險確實很復雜,它的理賠條件非常苛刻。你必須得了重疾,且按合同定義的流程逐步惡化瀕死才能領到重疾的賠償,因此,領到重疾賠償的,絕對都是去過鬼門關的。

按我國2007年出臺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重疾險的疾病=6種必保疾病(行協統一規定)+19種其他疾病(行協統一規定)+其他疾病(保險公司隨便定)。

由此可見,重疾險中只有25種疾病的定義是相對規范的,多數都被保險公司用來坑人。已經使用了12年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急需更新完善。

普通人認為的重疾,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都是輕癥。因此,重疾險對輕癥的保額比它對重疾的保額更重要,十有八九最終能生效的都是輕癥。

總結而言,普通人可以選擇不買重疾險或者等重疾險更規范后再買,也可以選擇先買一份含多次輕癥賠付的重疾險。



問4:買保險都有哪些常見的坑?

答4:我逐字逐句看了一遍自己買的意外險和重疾險的保險合同,其中

意外險的坑(也就是對我們不利的條款)有:

1)高空墜落最多賠10萬元;

2)你必須在意外發生后180天內死去才能領意外身故保險金;

3)意外事故1次造成多處傷害或多次造成同1處傷害,都只賠最嚴重的1次/處;

4)意外醫療只報銷最最基本的醫療(固定的藥品、指定的項目),且盡量要先用自己的基本醫療報銷;

5)多數情況下因意外住院只能領取90天的住院津貼,所謂的180天基本是拿不到的;

6)意外險對潛水、滑雪、滑冰、攀巖、探險等行為不予保障;

7)意外險不保障猝死、職業病、整容手術、驗眼配鏡和醫療事故等造成的意外;

8)意外險的醫療費不支持椎間盤突出導致的醫療費;

9)你必須在意外事故發生后10日內能通知保險公司;

10)你索賠后,保險金至少要5+10=15天才能打給你,最多要40天,若有紛爭,須在2年內發起訴訟;

11)被保險人變更職業/工種后,必須在10天內以書面形式通知保險公司。



重疾險的坑有:

1)身體健康告知存在隱瞞的,得了重疾就會被強行退保;

2)投保后90天內得了重疾,將會被強行退保;

3)多病同發(同一原因或同一事故),只賠最貴的;

4)年齡和性別填寫錯誤可能會導致你的保費減少,得了重疾,賠付的金額將按保費等比例縮小;

5)你必須在重疾發生后24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

6)你索賠后,保險金至少要5+10=15天才能打給你,最多要40天,若有紛爭,須在2年內發起訴訟;

7)初次患有某項重疾,指的是你從出生到現在是第1次得這病,而且這病的癥狀體征符合合同的定義;

8)重疾的定義十分嚴格,一般能達到的主要是輕癥條款。


這些坑都是明坑,因此只要你心中有數,也就不覺得是坑。


最后,當你買完保險,首先要干的事情就是去官網驗證保單的真實性,然后就是照著官網的提示,看看自己能否順利在網上走通理賠的流程,確保自己出了事能迅速理賠。


更多相關歷史文章和資源,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取。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