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對象:《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早是不是決定因素》(2017年1月30日專欄文章)
Step1.選摘
錢這個東西天然就有利息”這事兒雖然很多人不能自然地接受,但畢竟,相對于“錢”這個概念,我們的語言文字里還起碼有個對應的“利息”這個概念;在我們的語言文字里,對應“知識”的那個本來應該存在的概念是什么呢?答案是根本沒有!
Step2.思考
晚來總比不來好。讀了李笑來的這篇文章我深刻感覺到,知識是有利息的,但只有行動后的知識才是有利息的。魯迅有一篇文章,他為了讀書比其他同學早到私塾,在桌上刻一個早字,給我很有啟發,做什么什么都要早。
讀大學的時候我荒廢了三年的時間,沒有認真讀好專業的書籍,只是在閑余的時候跑到圖書館看些雜書。這些藏書囫圇吞棗地看完,雖然沒有幫助我提高分數,大學畢業后,我重讀了這些書,例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大學看的。現在讀來,有了深刻的認識。
投資,其實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在關注,但是我一直沒有行動,一直以沒錢為借口,天天玩游戲打發時間。自從接觸了三公子有關理財的系列文章,我開始重視理財。閱讀理財書籍和投資一些網絡基金,像百度理財,京東金融和余額寶等,雖然沒有賺到大錢,但培養了我的理財意識。2017年,我的目標是系統地學習理財的知識,重點關注基金。
有些人覺得,人過30,應該把重心放在家庭,還學個屁,我覺得活到老,學到老。只要肯學習,冒出一股勁,肯定會比2二十多歲的時候,更有資金,更理性和沉穩的去投資?
健身堅持過一段時間,但是一直堅持不下來,現在身材還保持在150斤的,屬于標準身材。但是BMI屬于偏胖,保持好身材,從行動開始,就從跑步開始吧!
我還有一個短板,就是人際關系比較差,不太注意,和同事和同學之間關系。今年還要出去,調整一下我自己的人際關系,多去幫助他人,不要在乎小錢,小錢只不過是為了我贏取大錢的一種手段。
先發制人,和后發制人,記得四年級數學廣角的有一道題目就是關于這樣的題目,不管是先發制人還是后發制人,都要從實際出發
聞雞起舞
Step3.行動
這三天我一直在閱讀笑來回答,讀者的分享和笑來的回答,讓我對這個“早”的概念更清晰。一個禮拜只研究一個概念,把這個概念吃透,原來我囫圇吞棗的讀書,想把書中每一個概念弄懂,到最后,我什么都沒弄懂。從這個禮拜開始,我按照笑來的提示,第一天按看初稿,了解概念,建立心錨。第二、三、四天,閱讀大家的評論和笑來來的點評,重新認識這個概念。第五天再讀笑來的補充文章,最后成文發布在簡書。踐行我對概念的認識: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只是正確地做事情。
嗨!我是晚熟青年老師,推崇“教是最好的學”的學習方式。
85后上班族教書匠,一級拆書家,二線小城活躍分子,三流思維導圖達人。
歡迎關注我個人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數學課堂(sxkt2014),定期分享小升初動態和奧數競賽解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