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嘆時光飛逝,可若真問起來時間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倒真說不出什么。想想自已還有那么多興趣愛好沒有開始學習,便會懊惱,可時間就究竟都去哪里了呢?
對于我們每天的活動,我們可能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有時候是錯的。若用時間點來具體衡量,便會發現有那么一段時間是空白的,或者根本對不上號。
培養自己的“時間量化”習慣,把每天的活動集體到數字,進行量化。一天下來非常清楚自己都干了什么,哪里浪費的時間多,從而找到自己的“省時點”。
怎么找到自己的“省時點”?很多人在學習新事物時,習慣于學完再做,把任務積攢到最后反而會感到壓力,會覺得任務太多,從而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對此,邊學邊做便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這也就是為什么老師總喜歡留課后作業,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練習鞏固,便是最好的掌握。
那我們該如何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并進行管理呢?
一:工具
時間開銷的記錄需要工具的輔助。
這其中最原始的工具便是紙和筆。準備一個小本子或是一張紙,從早上開始記錄自己一天的活動軌跡。像喝水、上廁所這樣的小事情就不用記錄了,當然,若你在這方面用的時間較多也可以記錄,因人而異。
除了這些原始工具,時間管理的手機軟件也是很方便的。推薦兩款比較好用的軟件,Atimelogger(ios系統)、Mr Time(Android系統),大家可以學習操作一下。
但也無需事無巨細的把每一天的都記錄的很詳細,把很多時間都花費在記錄時間管理上面,反而浪費了不少時間。
把經典場景記錄下來便好。大致上分為工作日和休息日,在記錄一段時間后,你便會清楚地了解到時間的開銷。
二:找到浪費點
對于時間上的浪費點,多數人是有一些共同點的。
圖中的六種浪費點造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長時間的打游戲、打麻將,或是經常熬夜,繼而睡懶覺,整天的抱著手機,刷微博,看朋友圈,或是通行的時間太長。
除此公共的時間浪費點之外,每個人也有自己時間浪費點。大致上分為娛樂類、工作類、社交類、休息類、消耗類、損失類、其他類這些。
其他的可能比較好理解,這里就說一下消耗類和損失類。
消耗類主要指上下班的通行時間,和一些無成長的時間浪費。損失類指引缺少方法或工具從而浪費的時間。
對此,我們要及時記錄,并分析總結自己最大的時間浪費點,找到那些可以優化的時間。從而后找到解決辦法。
就拿娛樂類為例。在分析總結后發現自己在此方面浪費的時間較多,先不要急著懊惱,也不要認為娛樂就是浪費時間。畢竟人是需要休息的,適當的放松娛樂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都說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地方,娛樂有何嘗不是呢?但凡事要有度,不懂的度的把握,結果常常不會太好。
分析一下娛樂類浪費時間較長的原因。其一便是上癮,畢竟娛樂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其二便是無意識,全然不知自己在此花費了多長時間,一不留神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其三便是缺乏目標和項目,不需要為了目標去努力,久而久之人就墮落了,除了玩還能干嗎呢?
找到了原因,就要制定解決方法。沒有目標就制定目標,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因為只有長期目標,一時之間實現不了,會很沒有成就感,而且無法量化自己的努力。
不怕努力,就怕看不到希望。把長期目標拆分成短期目標,更好看到自己的努力,也使得努力有方向有奔頭。
同樣的,有意識的娛樂也很重要。有一個時間限制,或者說一次就看一集電視劇。這樣可能很痛苦,時間長了養成習慣便好了。
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找到最大的浪費點,并制定出解決方案。趕快行動起來吧,做自己的時間的主人,而不是一天過去了,發現自己的當日任務沒完成而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