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最近又將《三國》再讀了一遍,與之前剛開始讀完三國后的領悟又全然不同了。好書,還是要在歲月中不停的回首啊。也許是近期老是在半文言之中遨游,自己寫出來的字,說出的話,也尚偏古人之風了。同樣不不得不佩服羅貫中的寫作之高超,借歷史為背景,而又夾雜神話與虛擬的故事(諸葛亮空城計),使文章虛虛實實,欲罷不能。首先來科普一下,其實羅貫中所寫的空城計這一章只是他自己編造而成的,并未諸葛亮的史實。而這個空城計在歷史上確實是存在的,為了凸顯出諸葛亮這個人物的睿智,羅貫中便把這件事嫁接到諸葛亮之中。


開篇的一首《臨江仙》真的是概括了整個《三國》要義,并且那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更是流傳古今。

回想《三國》的開頭,是以國家叛亂為背景,有叛逆之賊張角等人,于是國家便想要招兵來平息他們。而這就在這時,劉備卡了這個游戲的BUG,那便是桃園三結義。

為什么說劉備卡了BUG呢?因為在那個年代信用的價值極高,人們之間如果兩人投的來,小則結義,大則許親。所以那時劉備又是仁德之人,與關張二人結義之后呢,可謂是無緣無故添了兩位猛將。何為猛將,拿關羽來說吧,那時關羽降了曹操,但袁紹來攻,曹操反擊,但因袁紹手下二將顏良、文丑太猛,帶出的將都被他們兩砍了,于是曹操就在關羽邊上嘆息,也不說嘆息什么,就這么嘆著。但關羽聽了很不開心啊,你老是嘆氣干什么,便問曹操,公為何事而煩。于是曹操才說出原由,然后之后那兩將便被關羽殺了。當然關羽還有很過事跡,就不一一說與了。這不就卡了BUG嗎?雖說曹操是奸臣,但你一看與劉備手中這樣的人打,也是不容易啊。


看《三國》大多都是沖著諸葛亮去的,畢竟老羅花了很大氣力去捧紅這個人。但一開始三國鼎力的準備工作讓我們這些希望諸葛亮快點出現的人都比較焦急,看到第二十章,還沒出現,第三十章怎么還沒出現,但是一旦他出現了,劉備便就開始開掛了。諸葛亮的一出現,有什么大事出現,劉備便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說一句:“軍師,這該如何是好啊?”,而諸葛亮也不用說太多,一句話便解決了:“主公不必擔憂,亮自有妙計。”而到后面劉備說都不用說了,就哭好了,當來人問劉備問什么哭的時候,劉備都不用回答,這時諸葛亮便從后面出來,來對答如流。你看曹操、孫權哪有這樣的掛,他們都是實誠的玩家。如果說孫權開了透視,那劉備便是自動瞄準啊,透視啊,怎么強怎么來,而也就曹操最苦逼,都是自己一人慢慢,頂多開了一個團隊語音,還不時的懷疑隊友把自己干掉。

那有人便想到,既然諸葛亮這么厲害,為什么不自己為王,打下江山?這個問題,便可用王寶強與馬蓉事件來作以解答。劉備白底城托孤的時候,便已經說過,如果劉禪不能協佐,便可以自立為王。諸葛亮難道看不出劉禪為庸才?然而諸葛亮真的是鞠躬盡瘁。劉備是仁德之士,當年劉表幾次獻荊州,但劉備都拒絕了,原因很簡單,我不能做不義之士,來此并不是為得你荊州,如果你有兒子我可以輔佐。劉備已這點深得人心,真正的將才。而三顧茅廬也只有他能做的出來,這樣諸葛亮才會出山,天時、地利、仁和。所以諸葛亮也必備這一點仁德這一點,不然與曹操、司馬昭又有何差別。而劉備身上還有一點厲害之處,那便是看人看的很準,例如黃權投魏,諸侯請他賜死其家人,但劉備說是我帶他出來打戰的,是我把他拋棄于敵人的兵馬之中,不是他拋棄了我,而是我拋棄了他,是我的錯。還有對馬謖的評價,諸葛亮認為他是大才之人,但劉備死前便說此人不可重用。并且諸葛亮雖會用兵,但他無法控制人心的改變。例如最后鄧義來侵成都,他也算到了,并且也將營地扎好,但哪知后人皆認為那是空有之營,便將其撤去。并且所有大將都是劉備親自招的,除關張之外,還有趙云,而諸葛亮更多的是利用這些資源,將行其事。

再來談談曹操,曹操其實是可敬之才,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并且他深知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在開始介紹曹操的時候便寫過曹操使人給自己算了一命,算命的說你是“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聽了很滿意這個評價。再去回顧三國曹操的細節,他所有的計謀都是自己想出,再去結合謀事的,并且也憐惜人才,讓關羽降了,并且關羽去的時候砍了他好幾名大將,他也沒說什么,他看到自己在這個亂世之中還可以遇見這樣的人,也是很滿足的。曹操并沒有諸葛亮這樣的謀事,就算有,估計他也會妒忌而殺了,就像楊修一樣。但曹操所干起的事業,不得不為人佩服。不過可惜他斬了華佗。

再來看看據守江東的孫權,孫吳在三國的前大半部還有點文章,但當諸葛亮出師后,便沒有多少筆墨去寫他了,一是打戰還沒怎么打就回去了,二是它像墻頭草一樣的倒。諸葛亮在給關羽留計守荊州時,便授以:“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所以劉備是不會和曹操聯合的,特別是曹操自立為王后。但是孫吳不同,誰打我,我就去三角形另一角去求助,不打我,你們兩打起來,我看看有什么利益可以收。除了赤壁之戰,和收復荊州,孫吳并沒有大規模的出兵攻打,打了也只是馬上退回。諸葛亮還有出師北伐,而孫吳卻是一畝三分自守。但孫權是兼劉備和曹操綜合在一起的人物,謀略與仁德兼有,但世間只有那么好,要么壞,好壞并存只是談笑所云爾。而后來司馬昭收復孫吳,也只用了最后一章去描寫收復。

英雄在世都是雄姿英發,但死亡迫近都是一樣血肉之軀。關羽被孫權抓去殺了,張飛被部下所殺,劉備為他們報仇而死于白帝城,曹操殺了華佗后頭痛而死,孫權就那么死了,周瑜被氣死,陸遜就只有個亡字,他便死了...還有很多很多的將士生前英勇無比,但是死都是一個亡字了了。記憶尤新的是魏延之死,諸葛亮早看他有反骨,將來必會謀反,便與計策與馬岱,馬岱待其反時,跟其后,待其大叫之時,一刀砍死。不知怎地,想起了馬蓉之事。

三國看后,諸葛死后,掛沒有了,就司馬懿開了小掛,司馬懿死后便都是在認真打游戲了,后面缺了神話般的人物,仿佛食之無味,但事實就是這樣。書看完了,心中便有些許騷動,便寫下此文。但皆為笑談,不可為真。如有不喜者,勿噴,皆吾愚見。后賦《臨江仙》一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一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 張角兄弟起事.百姓擁護,官軍望風...
    JACKNPC閱讀 38,715評論 2 12
  • 《逆向管理:先行動后思考》是2016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埃米尼亞·伊貝拉。 這本由全球50大...
    Tony說事閱讀 1,189評論 2 7
  • 2017.08.02 我和他吵架了,隔著屏幕,現在我只想過去找他,看他,我不希望他難過,我也不希望我們分手,...
    我不想做好人了閱讀 208評論 0 1
  • 日記, 和隨筆, 有什么區別呢? 尼瑪, 無題是最常用的 title 了. Upload2 是一個我今天必須解決的...
    jspop閱讀 76評論 0 1
  • 前言 在上文《編譯與鏈接過程的思考》評論中暴走大牙提到了靜態庫和動態庫依賴的問題,還在群里提了幾個測試樣例和測試工...
    落影loyinglin閱讀 4,645評論 1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