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掛了媽媽的電話,不出所料,一如繼往的通話3分鐘,每次電話內容都神一般的相似,我們就像是拉著橡皮筋的兩個人,越想用力的靠近彼此卻離的越遠.........
外婆老來得女,媽年輕時身體不好,生性心思細膩愛藏心事,大家都格外疼惜她。
父母結婚后,爸常年在外,媽用瘦弱的身軀扛起了照料我們,種養農田的重擔。還記得烈日下和她一起鋤草,雷電交加時和她一起插秧的那些日子。
往事歷歷在目,原來從小我如此的依賴她。此刻,我還是很愛她,心疼她,但不愿承認的,這些年在內心深處我也怨著她。
1
從小家里條件不好,爸媽白手起家蓋房供我們讀書,爸爸常年在外,媽媽素來樸素節儉。在吃穿上,媽教育我吃飽穿暖就好。
去高中報道的前一天,叔叔嬸嬸送來紅包,讓媽給我買一套像樣的衣服。在學校里,逐漸能感受到同學們的議論和嘲諷,我只敢和室友說話。
上大學后我能聽到男同學的嘲諷,直到第二學期,在室友委婉的建議下,我才意識到,全班似乎就我一個女孩子沒有穿內衣。室友陪著我去買bra(文胸),告訴我怎么穿,怎么清洗。放假回家媽發現后,責問從哪里學的,說女的穿背心就可以了。
那一刻,真的很怨恨她。為什么別人的媽媽會教女兒怎么換姨媽巾我卻要自學,為什么別的媽會教女兒幾歲的時候該穿什么衣服我卻不知道,為什么別的媽媽會教女兒作客的時候怎么樣得體而我也不知道................
在那個年代農村父母的眼里,照顧孩子不挨餓不受凍,督促孩子努力念書考上大學就很值得自豪,很了不起了。人就應該勤儉節約,孩子內心的想法變化都不重要。
2
大學畢業后前一兩年幾乎都是月光族沒有什么積蓄,工作第三年開始有一點積蓄,那時興奮的讓媽把家里賬號發過來,我要寄錢回家。媽只說讓我自己存著自己花,本來錢也不多,我信以為真沒有寄錢回家,只是每年回的時候會帶些東西回家。
偶然一次,從鄰居口中聽到,媽抱怨繳我讀了這么幾年的書都沒有寄錢回家,那一刻我非常的內疚。也很怨媽媽,為什么不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我,明明是親人,為什么還要假裝客氣。
也許她生性含蓄,不好意思問我寄錢回家。
最親的人,有時候也會有說不出的話,這些說不出的話讓親情在時間的發酵中逐漸的變了味。
爸媽都是老實巴交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人,媽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結婚后回到家,舉手投足的那種客氣疏離感令人心寒。
這些年經歷了這么多事,想法也更加成熟,理解了他們的處境和想法,不再一味的怨懟爸媽,明白父母愛兒女的心都是一樣的。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麗思的媽媽吸毒、酗酒、染上艾滋病,就像麗思自己說的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媽媽,媽媽死后最后的她無家可歸。她仍然很愛媽媽沒有真正的怨恨她,而是自強不息的讓自己的人生走向了輝煌。
相比影片中的女孩,我有吃有喝有真正的家,我能安心的上學,比她幸運百倍。我沒有資格怨懟誰,還應感恩父母給予我的一切。
人在遇到困難不如意的時候,總是會潛意識的找到理由來逃避自己的責任,那是無知的表現。不怕一無所有,就怕一無所有時卻還不知道應該立即行動。
我想我需要嘗試跟和媽媽說出我心中的想法并告訴她我愛她。
PS:這是參加弗蘭克老師寫作第三講的作業,我已經改變了之前記流水賬的做法。我有列提綱,提煉觀點重點。學習了第三講的四種寫作思維之后,這篇文章運用的競爭思維吧。也許這篇文章還是傾向于自嗨型,但我想改變需要時間。辛苦點評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