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羨慕慕曹植的才華,于是千方百計想要害死曹植。于是曹植寫下了名垂千古的七步詩句。曹丕心胸狹隘,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于是便心生惡念,縱然有骨肉之情也置之腦后。清朝乾隆時期揚州威名四王之一的“王造時”也因容不下比自己有才的揚州八怪,竟在自己壽辰那天噴血而死,王造時也是因為自己的小肚雞腸而害死了自己。是的因為他們無才于是便想方設法害死有才之人。像李白,杜甫,以及揚州八怪空有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我總覺得這哪里是懷才不遇這么簡單的事情倘若當時每個人都虛懷若谷,恐怕也談不上懷才不遇了吧。
李世民提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樣的胸懷怎能不會創造出一個盛世唐朝呢?揚州八怪之首——金農,他不僅在畫術上領先他人,然而在做人這一方面更是敬賢禮士。為朋友兩肋插刀,視金錢如糞土。他不會因為朋友比他有才華而心生惡念,相反他會對那些有才華的人視如珍寶。這樣的胸懷又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我記得曾經讀過一篇小說名字是什么已經忘記了,只記得故事的情節是,在一個四合院里住了一群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可是當住在院子里的一位普通人有一天突發奇想寫了一本小說并且寄給了某出版社,當這個大院子里的人知道后鄰里間便對這家人開始冷嘲熱諷,處處針鋒相對這家人。但是后來當那個人寫的小說被退回后鄰里間又恢復了往日的和睦有說有笑了。看完這個小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故事但是這個小故事里反映了我們普通人的胸懷。這樣的事或許誰都經歷過吧,你和你的朋友在一個學校在一個班級,平時你們的成績都在中等水平,可是在高考中你的同學比你考的好,你開始覺得你的朋友身上有各種缺點,你開始看著你的朋友各種不順眼,你開始覺得你朋友變了。然而變得不是你的朋友,變的是你自己。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是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會怎么想怎么做其實取決于我們的胸懷。如果我們想讓自己輕松讓自己活的簡單些所以試著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試著接受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并且慢慢改變自己,使自己也慢慢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