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師的建議。在看完預告后,自己先行對新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先不管我寫的預測內容是否正確,我的預測形式上首先就錯誤了。老師反復強調“概念是一切知識的基石”,可我的預測卻連“貪婪”的定義是什么都沒弄清楚。知道看到老師新文章的開頭后,才突然覺醒。
再次復述:概念是一切知識的基石。
我的貪婪和誘惑主要在金錢和物質方面。
貪婪:上個月,借錢進行了一次場內基金的套利。本想借著意大利公投、特朗普上臺等事件抄底賺錢。最后只能在借款日期到來前,割肉離場。自此我知道,不要預測市場短期的波動。為了防止我交易的沖動,我再也不在上班期間打開券商軟件了。只保留了2個定投計劃,每到每月的某一天,買入固定數量的股票。之后,就像老師說的那樣,給這筆錢判處緩刑,不在操心。把寶貴的注意力用子啊其他事情上。
誘惑:想要過體面的生活,穿的時尚些,又不愿意多花錢。就不斷從網上買了很多衣服和鞋子。總之,抑制不住的買買買。買來的東西質量并不好,很多穿都沒穿,很多很快就不像樣子了。最后留下一堆爛衣服,自己的穿衣風格也沒有形成。相反,我的一個朋友都是去幾個專門的品牌專賣店買衣服,都是百搭的單品,買的也不多,一年四季輪流搭配,慢慢的衣柜里的衣服也夠用了,幾乎很少再買,也很少再為穿什么而煩惱了。為了抑制購物的沖動,我首先把那些雜七雜八、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全部扔掉。之后,我制定了一個愿望清單,把想買的東西放入里面,比如一些時尚單品。只有在我完成某些目標后,作為獎勵可以買一件。買來的東西都是實用的、自己喜歡的,會長期使用的。慢慢的,從網上買的也少了。
做到長期投資需要分析研究企業、行業或者領域為什么能賺錢,能不能長期賺錢,賺到的錢能不能回饋投資者,投資者能不能切實獲取可觀的收益。
老師之前說過,投資不一定先要有錢。等有錢了再投資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老師曾經教過一個方法,建立一個Excel表格,買入幾個大的互聯網公司的股票,每月定期更新下數據。這是個很好的方法,雖然體會不到現金獎勵,但看到數字的變動,體會企業的成長,感受復利的魔力,這遠比現金獎勵更讓我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