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5年底老公提離婚,世界仿佛崩塌了。雖然去年上半年一直有反思自己,沒有給予足夠關心,對他有占有欲,對公婆不夠寬容,但是一直都是處于道德層面的,其實內心一直過不去。他一直不給予我足夠的關心和愛,一直這么冷漠對我,而且一直要求我無原則的對公婆忍讓,他抗拒我的感情勒索,但是一直遵從公婆的感情勒索,而且讓我也去遵從,為什么現在我還要一直無條件忍讓?大家都覺得我一個人付出是理所應當的,別人犯錯都是需要理解和諒解的,我如何落到如此境地?
? ? 去年進入巾英會后,最開始是選擇工作的糾結。換工作,最早從15年初動議,到16年掙扎到六月份。再繼續堅守仿佛沒有了意義,但是前路又讓我如此恐懼。而且發現他有小三。憤怒、屈辱、絕望和所有的不甘心,仍然歷歷在目。
? ?聽了師姐的錄音,同時報了一個一對一咨詢。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內心有很多傷痕。對于停止抱怨,一切都是自己吸引來的,一開始確實領悟得不得要領。慢慢的,發現其實就是這樣的,宇宙就是這樣運作的。我們慣于用世俗的對錯來評價。事實上呢?我們意識接收到的信息只有傳入我們大腦的5%,大量的95%的信息都進入了潛意識。潛意識操縱著我們的行動、情感,我們卻不自知。還繼續用那5%的可憐的信息量來判斷。就像紫雨老師說的“當你依賴于外境來做選擇時,看得越多,越得不到安全感。”
? ? ?那么我是怎么吸引來的呢?怎么一步步落入了圈套呢?
? ? ?1.傷痕
? ? ?我在家庭中埋下了很多傷痕。現在跳出來,才發現我對我的媽媽,是既內疚、又怨恨的。
? ? ?首先,她讓我有內疚。她很可憐,從小開始就得不到多少關愛。丈夫也是對她頤指氣使,婆家也是對她苛刻操控。中年喪夫,備受冷落,處處忍辱負重。她有很多未排解的情緒,從小就灌輸到了我的心里。那種無聲的和有聲的指責,讓我覺得“正是因為我,她才過得這么糟糕。她人生已經那么悲慘了,只有我了,我一定要讓她后面開心幸福!“我大學時候還做了噩夢,她離開我,結果醒來哭了很久很久。因此,這種內疚深埋在心里,吸引了后面的很多矛盾。
? ? ?其次,她讓我有很低的價值感。她的口頭禪是你是我女兒我才批評你,別人我看都懶得看一眼。每次我一反抗,這樣的操控就會出現。因為我懼怕她“懶得看我一眼”,所以就要承受她的無止境的批評。仿佛自己做了多少都不滿意。于是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一直沒有自信。她對世界仿佛有種恐懼,因為從沒有被滿足過。因此看到我戰戰兢兢的,似乎和她一樣了,她就覺得安全了。而一旦我有自信,她就會打壓我,給我各種不好的假設。因此我一直活在恐懼中,活在低價值中。
? ? ? ? 我對媽媽也是怨恨的。她看起來總是在付出,在忍讓但其實埋在她心里的程序是“只有盡力為別人服務,別人才會愛自己”。但其實失去自我后,她會不開心,會活在一種抱怨的氛圍中。在有外人在的時候,她尚且壓抑自己。一旦到了我面前,就隨意傾瀉各種負面情緒。我一直很抗拒,因此一直很怨恨。這樣的怨恨,在她一抱怨時,我就隨著內疚感一起迸發。
? ? ? ?而且,媽媽還習慣拉著我為別人付出。要我怎么樣給她的朋友發短信,怎么樣對舅舅、怎么樣對姐姐。。。現在看來,很多都是她內心想要討好別人的一種投射。因此,當別人給我委屈時,她一直讓我壓抑。這種委屈感,也成為了深埋在我心里的地雷,單等扳機扣動。
? ? ?除了媽媽以外,我的爸爸早早逝去,我缺少男人的關愛,缺少力量感,內心常常處于彷徨無依的狀態當中。于是特別的無助。將自己處于他者的地位,任由別人評判操控自己,而自己不能對自己負責。
2、相遇
? ? ?這樣的我遇見了這樣的他。
? ? ?他看起來獨立。我懼怕婆媳矛盾,他看起來獨立于父母,從小沒怎么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決定,看起來受父母影響小。他自己也是這樣說的。現在看來,冰山都是深埋在水底下的。
? ? ?他是那么有力量感,說放棄就放棄,好像沒有什么可以壓倒他。他羨慕我可以那么肆意的表達情緒,這是他欠缺的;我羨慕他可以如此不被情緒影響,那么的穩定,好像是我欠缺的。
? ? ?他是那么對我忍讓,當我情緒失控時,他一直承受著。我以為他是因為愛我,其實他是回避一切的沖突。回避,是他慣常的處理方式。
? ? ?于是,我們相愛了。坦誠、純凈、美好,世間一切美好的形容詞來形容都不為過。其實現在想想,有過那么美好的幾年,我也是幸運的,也是感激的。
3、落入圈套
? 我是怎么一步步失去自我、淪為賤婢的呢?
? 1、自我價值感低,因此總是要去預付。
? ? ?我很想成為一個好女人。因為他給的愛太美好,我幾乎篤定他離不開我。我恐懼外面的世界,恐懼未來。但抓住他的時候,我覺得安全了。因此,我曾覺得,只要我們在一起,無論命運的小船飄向何方,我都能接受,即使現在即刻死了,和他死在一起也是甘愿的。
? ? ?因為這樣的低價值感,所以我愿意追隨他去他老家,我愿意離家,我愿意討好他的父母,我愿意他收入低也沒關系。
? ? ?但是低價值感的付出,是有附帶條件的,就是你應該愛我,你不能離開我。越恐懼,越吸引。
2、認為自己不夠好,要去抓住
? ? ?我過于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就要抓住家庭,抓住丈夫。
? ? ?我研究生幾年身體不好,其實也是我的恐懼吸引到了我的身體上。我恐懼自己變老,恐懼時光匆匆自己還沒結婚,恐懼自己太晚生孩子,恐懼自己承受不了快節奏的工作,恐懼勞碌和不確定。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只有和老公待在一起才是溫暖的。其實內心根源,好像是自己配不起富裕的優渥的生活,配不起既健康又事業蓬勃的境遇。于是,出于恐懼的感覺源點選擇的工作,而不是出于喜悅來做出選擇。因此,我吸引了我所恐懼的。
? ?我無心工作,無心開拓,只想和他待在一起。他越來越冷漠,在我懷孕期間。我也越來越絕望。人生好像就剩下了他。
3、吸引來越來越多
? ? ? ?從小養成了對媽媽的內疚感。這種內疚感就變成“究竟誰更值得被愛”。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不相信我媽媽值得被愛,所以吸引來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公婆,尤其是婆婆。她最喜歡的就是訴說自己有多慘,自己境遇多么糟糕,自己因為地震因為身體不好所以格外需要被照顧、被關愛、被重視;另一方面在得到以后又會去炫耀自己的所得,踩在你的傷痕上來對比告訴你,“你看,我有你沒有”。
? ? ? 這就踩踏在我內心的創傷上。對于她的索愛,我有那么多委屈,“難道你就值得被愛,我就不值得么,我媽媽就不值得么?難道就你最慘,而我們不慘么?而且自己身體那么慘,不是你自己造成的么?”;對于她的炫耀,我更加痛苦,我已經因為你想要兒子待在身邊犧牲了那么多,你得到了,居然還時不時在這一點上在我和我媽媽面前炫耀,來告訴我們得到的待遇比你差遠了。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婆婆在任何方面都要在我媽媽面前比過她。
? ? ?我現在明白了,她是多么匱乏,才要拉著別人一起匱乏。而我也是匱乏的,所以才吸引到了和她在同一時空交匯,進而和她強烈共振。而我媽媽,也是匱乏的,被她當面的刺痛,卻也要忍受著。于是,我對我媽媽的愧疚,連同我的痛苦,都加倍的投射到了婆婆身上。內疚有多強烈,匱乏有多強烈,憤恨就有多強烈。
? ?我老公對此也是共振的。他對媽媽何嘗不是愛恨交織?一方面是恨,恨她亂搞,弄得父親一生輾轉,家里經常雞飛狗跳,因此深深的回避;一方面卻是深深的內疚,因為長期的被父母感情脅迫,他又是一個有道德感的人,因此動了回家鄉工作的念頭,也因此怨恨他哥哥造成了父母的傷心難過。在這一點上,他也是沒有邊界的,因此把父母的傷心難過歸咎到了哥哥身上,哥哥聽父母話了父母就開心了, 哥哥回家工作了就對得起父母了。這樣的內疚感也是投射到了我的身上,即使理智和嘴上說“你受委屈了”,內心里卻希望我順著他父母,忍受他媽媽的亂搞,聽從他父母的話,有孩子讓父母高興,等等。而自己是承受不了這個內疚的,正如他一如既往的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只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回去,有限的親密一下。因此在這個關系中,他仍然一如既往的逃離,只把內心的這種掙扎后的內疚投射到了我的身上。
? ? ?我也與他共振了。我抗拒他父母控制的心態和他對父母的內疚強烈共振,他對我的恨意漸多,我也愈發想控制他。
? 我也體會到老公對進入親密關系是困難的。一方面他渴望親密,一直也這么表達的。但戀愛時靠多巴胺分泌的愉悅感來進入親密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是婚姻,有差異就會有沖突。他恐懼發生沖突,從來都對沖突退避三舍,因此另一方面又因為沖突排斥親密。他其實也很抗拒這種排斥,越抗拒越持續吸引這樣排斥的感覺。我也抗拒他的排斥,于是我也吸引到了他持續的冷漠。
? ? ?我內心的愧疚感與婆婆的索取愛共振了。我對媽媽如此愧疚,也是如我老公一樣我無法承受這種愧疚感。因此投射到了公婆身上,與婆婆處處要證明自己比我媽媽更值得被愛的心理和行為強烈共振,我的恨意也越多。
? ? (說明天下所有父母,真的不要用內疚感來控制孩子。孩子承受不住這樣的內疚感!)
? ? ?我與公婆共振了。我的低價值感和婆婆的低價值感共振,愈發激起我不被愛的體驗,在孕產期間的糟糕待遇,更是我強烈不被愛的聚焦吸引來的。
? ? ?我內心的無力量感,讓我更加無法承受這樣的待遇,因為我找不到我要的、注入不了能量,內心就沒有了容器。
4、我變成了什么樣子?
? ?紫雨老師說的,想要把討厭鬼踢出局,越用力越推不開。因為你就是討厭鬼!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討厭他,說明你和他強烈共振了,因為你和他的磁場一樣,所以吸引來了這樣的境遇和情感。
? ? 是的,我就是討厭鬼,我和我討厭的人一模一樣。
? ? **我討厭婆婆。她如此的反復無常。時而告訴周圍的人她多么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了子女,她好想帶孩子;真正讓她帶的時候,一兩天就怕了,然后讓我媽來,告訴我她是不愿意帶的;或者真的到了我們需要的時候,各種理由躲到一邊。在我面前說的一套,在老公面前又說的一套。
? 我不也是這樣么?我自己帶孩子時覺得辛苦,你們都欠我的,有一肚子怨氣;不帶的時候也想得很。說到底,還是不能對自己負責。
? ?**我討厭婆婆。她不停地自殘,通過喝酒抽煙熬夜,來折騰自己身體,然后以此來索取關注和關愛。
? ? 我不也是這樣么?我說自己身體不好,所以不能承受太大強度的工作。然后說身體難受,希望別人關心自己。其實,東亞人在家庭里,情緒是不流通的,希望關心是不被接受的,只有說身體不好大家才會關心。無法表達出來的情緒,就有身體來承載。這是東亞人普遍有軀體化疾病的原因。
? ?老公其實也是多共振。他一方面說很討厭別人用自殘來脅迫自己,其實抗拒也是一種聚焦,他內心就有這樣的種子,吸引來他媽媽持續這樣脅迫他,也吸引我同樣的方式脅迫他。因為他在被脅迫時真的會去表達關愛,而且會認同“誰更慘,誰就更值得被愛”,正如他一直表達的自己家里怎么情況特殊,所以怎么需要更多的特殊關照。他是這么認同的,就是這么持續被脅迫的。
? ? ?**我討厭我媽媽。她如此焦慮,好像我做什么都不遂她的意。她總把自己不開心歸因于外境。
? ? ?我不也是這樣么?常常聚焦在不好的事情上。得到了愛要得到更多。總也吃不飽,總也穿不暖,對愛太匱乏,對情太饑渴。
? ? ?我也是隨意發泄自己情緒。持續的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別人身上,因為自己如此匱乏了,怎么能承載別人的不同呢?所以每次的溝通,都是自己在試圖影響他人,一直只說自己的需要,只辯解自己的原因。和婆婆、和媽媽一樣的。
? ? ?我也是這么沒有力量感,慣于讓別人做決定。我也是這么的恐懼世界,每一個事情都去看它最壞的那一面。我也是這樣情緒不穩定,希望抓住身邊哪個人就靠一下。
? ? ?**我討厭我媽媽。她試圖通過付出,把別人捆綁住。
? ? ? ?我不也是這樣么?我試圖通過自己的付出,讓別人有義務愛自己。于是自己能理直氣壯的去索取。當索取不成時,怨憤。事實上這樣的低價值付出不是我要的,于是又把怨憤投射到對方身上。
5、停止吧
? ? ?所以,我越發感受到,這些傷痕都是沒有被我接納的部分。一個人,對外界接納到什么程度,對傷害能承載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對自己內心接納到什么程度。
? ? ?怨恨他人是很容易的,因為這樣自己可以不用負責。把自己無法接納自己的部分,都扔出去好了。
? ? ?但是,那些被再一次忽視的傷口還在活著,還在吸引下一個人激活它,以便它有機會再一次發出吶喊來讓我看見。甚至,當那個傷口一次次呼喚你,你一次次忽視它,使得它呼喚的越來越大聲。以至于越來越小的事物都能扣動扳機把它激活,你就覺得自己越來越沒修養,情緒越來越不穩定
? ? ?因此,我選擇看見它們。每一次崩潰都是它們向我發出的信號。我接收了,并打算告訴它們“你受傷了,我和你在一起,好么?”
? ? ?先看見自己的傷痕是在哪?因為別人一句話激得你跳腳,不是修養不夠,是他觸碰到了你的原來有的創傷,可能是一道,可能是很多道。那么就去找,創傷怎么發生的?先看見那個無助的自己。所以,當什么事情惹得你跳腳了,回頭想想自己為什么接受不了,源于內心哪一點的創傷,想想自己有哪些自己沒能接納的部分。然后和自己這部分充分在一起,陪伴,進而慢慢擁抱。
? ? ?每一次跳腳,就是一次契機讓你擁抱一部分被你忽視的自己。這就是借事練心吧。慢慢的,自己越來越接納自己,原來越能和自己相處。隨著你慢慢和自己那部分在一起,激得你跳腳的外境,就變得沒有開始那么重要了。
? ? 情緒導航讓我們對感覺充分的覺察。覺察是第一步,然后是看見,再是陪伴,繼而擁抱,最終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