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發的朋友圈:“當一個人的內心有一片草原,頭頂有一片天空,就不會在乎誰拿了自己的仨瓜倆棗。”你遇到事情了,從文字中看,你的心態是很好的,這很棒,但圖片透露你的意思,還是委屈,所以我補了下半段:用心經營這片草原,伸手觸摸這片天空!
你沒有真正經營那片草原,那在你腦海里永遠只是個概念,你摸不到那片天空就只能望著,方向很正確,一直面對著這個目標,也不會拉進一點的距離。情況到底是什么樣?我想你心里很清楚。太多時候,你的思維會騙你,你覺得你理解透了,做到了,實際上沒有做到,驗證方式很簡單,寫下來就知道,概念能不能化成文字,文字能不能再把概念傳達出去。我個人對于此體會最明顯,這個月是第四個月,過去的三個月認真、努力是實實在在的,不停的寫了很多筆記,但這兩個星期復盤、回顧時,其實我還和以前一樣,并沒有就真正變聰明了,現況沒什么多好的改變,但這可是人生中第一次這么一點不浪費時間拼命努力,可結果就這樣!怎么樣,是不是很殘酷?可惜,事實如此。就那一句話嘍,沒關系啦,繼續繼續!
學校里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一年有兩個學期,還有三四個年級,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衡量刻度。有這么一個進度條,可以清楚的反應出我們的變化和階段成果。但現在,抱歉,通通沒有,一件事你做得好做得不好,做到哪一步了,哪有什么進度條,及不及格在腦里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標準,甚至有時候上司問你一個問題,你可以不回答。最后一句話是不是危言聳聽,哈哈,你回想一下唄。
我工作環境有很多人抱怨糟糕,想著改變,但是,真沒看到他們有什么改變的行為。一個人真要改變,他只會去思考為什么,去怎么做,腦子里面是沒有抱怨這個東西存在的(這么一說,我剛好碰上了這個狀態)。這里引申一個概念:頓悟。我覺得我們意識中夸大了頓悟的作用,在我看來,頓悟是在你有意無意的行為積累中,這一刻到達閥值,而發生的融合劇變,從而使你的思維上升了一個維度。平時常會某一時刻冒出一個絕妙的點子,一個很有深意的想法,那不是頓悟,是靈感。靈感是裂變,就是腦袋里的思維,和新接受的思維碰觸而出的閃電。有段時間,我常會為創造出一個靈感,產生一小次頓悟而竊竊自喜,有天看到一句話:你以為的頓悟,只是一些人的基本功。深受打擊,引發深度自省,最后終于承認:我是一個無知的人。但發生頓悟、引出靈感的過程,我是快樂的,愉悅的,就像我和你進行了一次眼神交流,你回予我了然的微笑,完全是在語言之外,難以言喻的,就像你說的:朦朧的。而這,是一種美的享受。
這些長篇大論,也許你會以為,怎么會不論什么你都搞出一套一套的道理來,那只是:施主,你著相了。簡單就是簡單,深刻就是深刻,不是每看到一個簡單的事物都會冒出一個深刻的想法,那是假的!你覺得深刻的東西,很多時候,只是看到的更多一點。每件事總有它相關聯的其他事物,這只是視角,我從那些真正的聰明人那學來的,你換著不同維度的視角看,你也會說出同樣的話,也會得到同樣的結論。
而且,并不是什么都有一個為什么,有些事,是沒有為什么的,當我真正明白這一點時,我的思維就開始完整了。就比如不喜歡一個人,為什么?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哪有那么多為什么,愛,就是不講理的,不愛,也是不講理的。來,咱們做一個比例,把你我能遇到的所有事概括進來,大到職業工作、婚姻生活人生際遇,小到吃飯穿鞋眨下眼睛,嗯,又可以適用二八法則,這里面所有的事,80%甚至更多,是能找出為什么并進行優化的,20%甚至更少,是不能找為什么,是就這樣我就這樣接受。這也是從真正的聰明人那里學來的,腦袋中可以存在兩種矛盾的概念且自然合理互不干涉。
我先建立這套理論,再用這套理論來指引我的生活,真的會發現,處處都是美好,每一天都過的很開心。我們成年后,一朝成為一個社會人,就放棄了這些思考,或者思考的非常淺薄,沒有學校的壓迫,知識或者老師的引領,就直接不會了。親,你必須明白,你的腦袋就是一臺電腦,越用越靈活,越用越聰明,有很多人腦袋里是在老化要淘汰的XP系統,有一些人是win7系統,有一些人win10系統。這兩者區別不大,所以常有些覺得:他有什么了不起,換成我我同樣也能做到,有些時候甚至覺得win10太爛了還不如win7好用,我以為這個能人多厲害靠近了熟悉了發現是也就這樣,甚至爛人一個。然而是真的有區別,你我不懂電腦,看不出有什么區別,你得相信,微軟不是傻子。而最重要的,有些人是自主研發系統,我很羨慕他們,所以想努力向他們靠近,但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他的,才是最好的。我在嘗試,也看到一些小小的效果,拜托你,也一起思考,好嗎,不論是什么,只要是思考,都是好的(最簡單你可以給我講財務啊,這非常好的,我想知道,系統而完整的)。我要證明這些道理,是對繼續是錯糾正。因為這些可以讓一個人變的美好起來,我相信,你肯定是一個美好的人,所以,真正的行動起來,過程體驗很美好的,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