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久,這部電影吸引我的最大魅力就是女主人公思嘉,因此我將圍繞‘郝思嘉,你永遠不會隨風而逝’此中心來展開一番感想。純屬個人崇拜。
遠在美國,有一個因為南北戰爭而成名的城市——亞特蘭大。戰前,它作為鐵路樞紐中心,因而成為重要的戰時要地;戰后,它飽受戰爭摧殘,經過重建后,1936年之后,在瑪格麗特米切爾筆下的《飄》和電影《亂世佳人》問世之后,它仿佛已經實現了新生,生命的重建,讓這座城市,永遠被世人記住。
電影《亂世佳人》改編自原著《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歷經十年寫下的長篇小說,在書籍未正式發行時,就被導演企劃翻拍為電影,光選角,就耗時兩年,最終于1939年上映,取得了巨大成就,共攬奧斯卡八大獎項,冠之以好萊塢“第一巨片"。我已經不知道,是原著的偉大,促進了影片的成功,還是電影本身的偉大,讓電影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郝思嘉,作為電影《亂世佳人》的女主人公,亞特蘭大與她同時誕生,沒有她我也不會注意到亞特蘭大,因為她,有了一定要去亞特蘭大感受一番的情懷。這座城市,不只是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故鄉,也是郝思嘉的故鄉。她,注定不會隨風而逝。
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的書籍,我會說《飄》,我也寫過書評。當我看完飄之后,我堅決不看電影《亂世佳人》,因為各種毀原著之說使我心生芥蒂,更多的是,這本書成為了我寶貴的愛物,但因為在看完原著之后的戀戀不舍,使我百度了很多關于原著的資料,接觸了那個時期的歷史信息,更多的是關注到了作者的個人生平,這些使我開始不滿足于原著的白紙黑字,我動搖并觀看了《亂世佳人》。
現在有許多人對電影感興趣,但他們不會去看,因為片長過于長,長達四個小時。但因為我花了數天才看完原著,所以明白原著的信息量強大,四個小時的觀影時長,并不使我退縮,反而是觀影之后戀戀不舍之情又增添了。
影片的開場和書籍的開場是一樣的,郝思嘉與鄰居雙胞胎兄弟聊天,并得知自己暗戀的男二號艾希禮與女二號媚蘭妮的婚訊,從而展開了故事情節。影片中,不需要賣弄風騷也能將全縣男子的心都勾住的自信,分分鐘傳神于女主人公的形象上。郝思嘉討厭戰爭,討厭許多女性,她只喜歡享受男人們圍著她轉,但她也很崇拜自己氣質極佳的母親埃倫。也許正是這份矛盾,讓郝思嘉的人設更為豐滿,她并不完美,她也許正適合生存在亂世。她那與生俱來的氣質,讓她能在亂世中光亮地成長。
郝思嘉她的叛逆,代表了南北戰爭之所以爆發的矛盾原因,她憧憬北方的自由,厭惡南方的風俗禮儀。南方安逸于種植園經濟,奴隸制風行,但是奴隸也開始了反抗,北方新任總統林肯,宣布解放奴隸,受到了南方的不滿與抵制。南方的好強,和郝思嘉的好強對應上了,北方的‘財富’,是郝思嘉為之奮斗的信仰。
本片以南北戰爭作為背景,并將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作為電影主線,可以說戰爭情況對應著郝思嘉的感情生活,郝思嘉的三任丈夫,對應著戰爭的前中后期。如此鮮明的人物特點加上特定的歷史背景,讓好萊塢為這部影片永遠引以為傲。這份成就,讓她永遠不會隨風而逝。
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郝思嘉的塑造,似乎萬物為她而運動著。她魅力無限,吸引男人,但她并不需要費盡心思討好男人,一切表面功夫對她來說都輕而易舉。她好強,好勝心強也十分堅強。當暗戀的艾希禮要與別人結婚時,她不接受事實,她認為愛可以戰勝一切,因為艾希禮愛著她,只要她自己不放棄,艾希禮最后肯定會回到自己身邊,可她錯在只想贏回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去珍惜甚至正視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白瑞德。
這樣的女主人公人設無論在什么時期都應該會招到觀眾討厭吧,可《亂世佳人》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夠神奇地讓觀眾把碧池當作萬人迷來愛,也就是今天的女神。
說到底,郝思嘉并無可愛之處,我們愛她勝過她的容貌。恰巧的是,電影郝思嘉的扮演者費雯麗,完全與角色融合,她就像我們書籍以及別人口中說得那么有魅力。奧斯卡評委曾評論郝思嘉的扮演者演員費雯·麗說:“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但受到了美貌的阻礙。”我因為《亂世佳人》的原因,也有了心中的女神,她不是奧黛麗赫本,是費雯麗。人們也常把奧黛麗赫本和費雯麗比較起來,但是我認為,不同時代,不同氣質,并無可比之處。很多人說,影片的成功,是因為費雯麗,因為她就是郝思嘉,郝思嘉就是她。這部電影,讓人也記住了郝思嘉以外的兩位女性,一是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二是演員費雯麗。她們創造了郝思嘉,她們自己也愛錯過人,卻始終無法像郝思嘉一樣,那么堅強,也許上天只眷戀郝思嘉一個人,也許是因為她們沒有像郝思嘉那樣理智與堅強,沒有郝思嘉對待塔拉的信仰。
郝思嘉第一次結婚,是為了氣艾希禮。婚后不久就成為寡婦,花季少女卻要遵守禮儀,只能穿黑色衣服,不能參加社交活動,但她的性格叛逆,加上白瑞德的鼓勵,她反抗了一切。影片中競價跳舞的片段,當白瑞德為她競價,郝思嘉整晚都把笑容掛在臉上,她興奮至極,揚言就算和林肯跳舞她都會同意,她一心只想要跳舞,雖然頗具諷刺,但是她就是無所畏懼。當戰爭蔓延到亞特蘭大,她內心強大到幫助媚蘭妮接生;為了求生,她還殺死了一個北方佬,面對備受摧殘的塔拉,她選擇重振塔拉,做著更加像奴隸做的事,正是這時期,刺激了她對金錢的渴望以及擁有金錢的欲望,影片中郝思嘉一個人站在夕陽下發誓“再也不要挨餓”的片段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她不僅發誓不要讓自己挨餓,也發誓不讓自己的家人挨餓。她一直照顧著媚蘭妮,后來也照顧了艾希禮。
戰后她為了付塔拉的高額租金,不惜搶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并與之結婚,還做起了木材生意。這個時期,她掌握了做生意的能力,擁有了獨立能力,郝思嘉,也是事業成功的女性形象。她為了做生意,和北方佬打交道,她痛恨北方佬,因為正是戰爭帶走了她原有的生活,她認為賺北方佬的錢天經地義,即使在懷孕期間,也獨自一個人出門照看生意,為了減少成本,她還雇傭監獄里的黑人干活。郝思嘉近乎冷酷無情,因此她也不受鎮上待見。
當第二任丈夫因為自己而去世了,白瑞德立刻向她求婚了。郝思嘉與白瑞德度過了短暫的幸福婚姻生活。本片最吸引觀眾的情節,可能會是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故事,一個知道郝思嘉所有丑陋一面的人,卻深愛著郝思嘉,而郝思嘉最后也承認自己愛的一直是白瑞德。因為白瑞德知道郝思嘉不喜歡向她妥協的男人,甚至嗤之以鼻,所以白瑞德從不對郝思嘉讓步,兩人矛盾重重,最后關系破碎。塔拉作為郝思嘉的信仰,已經成為她的精神支柱,當瑞德離開,她傷心欲絕的時候,她相信只要她回到塔拉,今天過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一定能讓瑞德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她自信,從不需要同情。
電影的經典是永垂不朽的。也許是四個小時的長度讓影片情節完整,而主演出色的表現更加促進了影片的成功。它是美國歷史超高票房記錄的經典,國內豆瓣評分至今都在9分以上。郝思嘉,作為一個經典電影的女主人公,原著創造了她,電影演活了她。有人說《亂世佳人》是美國第一部彩色電影,但不管是不是,這部電影永遠值得欣賞,郝思嘉也因此永遠不會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