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上次提筆寫字已經不知過了多少日子,說好了筆耕不綴,最終卻還是任其長草荒蕪,我不知道究竟是應該推諉于現實的反復無常,將我渾身棱角打磨光滑,還是應該譏諷于自身的懦弱不堪,妥協在現實的招安.
? ?如若不是遇見了《簡書》,我恐怕很難再寫下點什么,所以我應當是要感謝她的,因為有她,讓我的文字有了寄托之所,讓我的靈魂有了安放之處,讓我的生命有了詩意的棲息之地。那么今天這篇雜談隨感,就算是我對《簡書》的開場之白,雖是句不成句,段不成段,但卻是我的真實的點點滴滴。
? ?每每站在時間的這頭回顧以往,心中涌動的是一陣又一陣的躁動和孤寂,我很難判定這躁動與孤寂是出自何種緣由,畢竟二十余年的人生早就教會我了舍得與放下,教會我走出痛苦的最好方法是忘掉痛苦,而這躁動與孤寂我本以為也會早早忘記.
? ?關于忘掉痛苦,方法因人而異,但在我看來根本上只有兩種,一是倚靠時間去侵蝕,去消融,如此便有兩種結局,要么痛苦被時間掩蓋,塵歸塵,土歸土,相忘于江湖,要么痛苦被時間消融出一個深不可測的傷口,遺留在記憶深處,任你今后的日子草長鶯飛或是鶯歌燕舞,它不會愈合,不會疼痛,但會嘆息.后一種方法則是追求更大的刺激來麻痹、忘記痛苦,這種刺激可以是痛苦,以此痛換彼痛,也可以是愉悅,本生痛苦和愉悅便是相生相克。當然,現實本已太過殘忍,再去選擇追尋更大的痛苦未免不人道,那么理所應當的,大部分人選擇追求極致的愉悅.
? ?記得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為無常,而是錯以為事物有恒.人生三大痛,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痛痛因變.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苦苦緣變,由此可見,變起而痛隨,變生而苦現,然而,變乃是人生常態,不變僅僅只是是幻想中的泡沫,觸之即潰,呼之即碎,承不住現實一絲的重量,言念及此,也就釋然了,或者說能釋然的人也就釋然了,無法釋然的,恐怕窮其一生也難以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