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婚姻里再幸福,也請保持經濟獨立

每個人有不一樣的故事,每個故事有不一樣的道理,每條道理都是活生生的現實。

在接待過不少因為經濟、感情雙重依附于男人而陷于被動的女性咨客之后,我覺得有必要與大家分享三個故事。

<1>

小時候,不管什么跟錢相關的事,只要我開口,母親就說,問你爸要。我也覺得這個家就是父親賺錢,母親持家,各有分工。

有時我也覺得這也是父親可以好吃懶做、發脾氣,母親并不反抗的原因吧。

中學那年,我參加文學比賽,需要一百塊,照舊問父親要。父親說那是騙人的,任我哭鬧就是不給。晚上母親偷偷塞給我一百,叫我去參賽。

我問母親,你為什么不像我爸那樣掙錢?母親神色黯然,嘆氣不語。我只覺得她沒勇氣,回想心中的她的形象,也想象不出她有什么能賺錢的手段。

后來我獲獎,作品變成鉛字,收到書時他們都很高興。父親問,你媽給的錢?我就知道是。母親尤其興奮,晚上趁我們睡了偷偷拿了書在燈下看。

日子依舊過著,每次用錢母親還是那句話:問你爸要。

直到我上了大學,父親有一天忽然來電話,說他在醫院門口,想讓我過去一趟。我去找到他時,他一臉惶恐,說自己有個大病要查,化驗結果出來了,但不敢看,萬一是晚期,他對不起我和母親。

就在醫院門口,他一米九的大男人痛哭流涕,說我中學時他就已經與母親離婚了,但母親說不能讓我知道,不想影響我上學。

我沒有怪父親,我接過他捏在手里不敢看的化驗單,看后松了口氣,告訴他,是良性,能治好。他哆嗦著才接過去,光是打開眼鏡就花了2分鐘。

對于這件事我們對外保密。也對母親保密。但是,他們終究還是離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母親當時經濟獨立,會不會生活更不一樣?

長大了我才理解,他們青年時期的那個復雜年代某些東西是凌駕于個人感情之上的,無法用一個標準來評價衡量。

但社會在進步,女性權益也在變得更明晰,作為即將結婚的男性,我妻子經濟獨立而且收入高于我,我們的生活過得與別人不同,更有滋味。

<2>

小美身材纖小,皮膚白凈,自己也頗有審美,打扮時尚中帶著灑脫,只要一出現哪怕是公交站等車都是一道風景。她丈夫國企中層,有大房子有豪車,兒子兩歲有婆婆看著。

這樣的婚姻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幸福。

而對她來說,丈夫一整天不在家,晚上回來也晚,孩子有婆婆搶著帶,別人羨慕的生活,對二十多歲的她來說,卻成了一種煎熬。

她只能出去逛街,漫無目的地一個商場轉到另一個商場,或者在咖啡店靠窗一坐一整天,看著行人發呆。

后來,她連門都不能出了。她說她丈夫不讓她外出、發朋友圈。

“他嫌我朋友圈全發的是窗前自拍,要么就是夜晚背影,活脫脫一個空虛怨婦,他問我這是給誰暗示機會呢?可悲又可笑啊……”

我建議她做點什么,既然家庭條件允許,就利用時間自我深造,或者培養一門興趣什么的。

一段時間沉寂后,她告訴我,我建議的那些她都試過,丈夫不同意,反而嫌棄她整天耍猴一般折騰,她自己又沒有錢,有種跌進沼澤無力出來的感覺。

后來她開了服裝店,我恭喜她,覺得憑借她的眼光和審美,賣的服裝應該很受歡迎才對。

“呵,你想太多了……知道嗎,店是開了,但是他出的錢,位置也在他單位對面的街邊,完全沒有人流,他給我開店就好像給兒子買玩具一樣,為了打發我的時間,怕我店里來男人,就把我放在眼皮底下。我受不了!”

她受不了,但是她還在承受,因為她掙脫不掉這個枷鎖。她并沒有完全的勇氣徹底抗爭。

“習慣了就好了吧。”她無力地說。

女人沒有經濟獨立,往往處于被動地位。當你在一個家庭中起到的作用和影響,不能和男人的影響平衡,甚至大于男人的影響時,在這個家里你和家具一樣是被習慣忽略的。

很多女人,除了愛情以外,一無所有。因為女人把愛當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于說是全部。愛情一旦崩塌,她就什么都沒有了。為了能留住這所有也是惟一,她就一再妥協一再忍讓。在渴望避免傷害中一再被傷害。

女人的幸福誰能給予?是卿卿我我愛情中的那個男人嗎?女人的幸福只在女人的自己手上,是自己給予自己的。要有自己的生活,要獨立。

你第一是你自己,第二才是某個人的女朋友或者妻子。

<3>

女孩A,普通的女孩,大學畢業回答老家創辦教育輔導班,認識了男朋友B,兩人一起努力,讓輔導班落地并開花結果,事業漸漸有成。

生意越好,他們越忙。B認為干輔導班老像是野路子,沒身份感,不如掙點錢就算了,一起去大城市當白領。

A要堅持自己的計劃,為此兩人鬧矛盾,但在感情的維系下,他們結婚后,B退出了輔導生意去了大城市當白領。A在家挺著大肚子將十幾個人的輔導班逐漸撐大。

當B變成部門經理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兩歲,A已經在當地擁有一家系統化的輔導學校,年入幾十萬。

隨著收入的提高,A對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生活規劃也有了變化,漸漸地,她的審美和三觀都發生了質的飛躍,與B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一年后,A與B和平離婚,孩子歸A。

“我原以為離婚時我會扛不住崩潰掉,甚至一蹶不振,但是拿上離婚證,說完再見后,我整個人感覺到的是放松,我感覺到一個新的天地在等我。”

A說這些話的時候,她的眼神閃爍著燁燁光芒,那是一種氣質。

專家認為,家庭主婦的生活往往比較單調,生活空間比較狹窄,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和事物都不多。逐漸地,她們會習慣這種生活,習慣自己生活中的地位,禁錮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讓路給生活和丈夫。越是這樣,她們越陷于從屬的被動地位,惡性循環。

女性在經濟上應該有獨立感,這種感覺能使她們的精神獨立有相對堅實的地基。她們不應該依靠任何人,因為她們懂得堅實的經濟基礎,是維護自我尊嚴的必需。

當女人經濟獨立時,她對男人的要求也會從平面的審美上升到立體,這是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因為她離開了任何一個男人,都能活的很好。

“男人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對他狠的女人。”

女人之所以能狠起來,也是因為離開男人她還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來。她的人生不是構建在這個男人身上的。她狠得理直氣壯,順理成章。正是因為這份獨立,女人才有吸引力,才有永遠新鮮的魅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