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自由,找不到自我時的迷茫,徘徊都是浪費生命。
女性聰明的頭腦,良好的教育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如果只浪費在婚姻上,感受婚姻所帶來的繁瑣與種種不確定性,是一種悲哀。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所講述的女性是當代的精英女性,精英女性在今日也需如此,打敗不了兩個字,傳統與利益,男權的觀念和利益的結合。她們離開了軌跡無所適從,不被認可,聽從心聲又會在壓力面前抗爭。
因為從成長教育到約定俗成的內容太多,正如她們優雅嫻熟的談論藝術常識,現在的我們努力呼吸金錢的味道,談論著股市與房產,變得精明世故,樂此不疲的換著代購品牌,嘗試整容與塑身,使其外表光鮮。
可內心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恐慌,順應內心的想法總是飄忽不定。在壓抑與被壓抑中搖擺,這種沖突體現了個人品質與外界價值觀的沖突。
在面對自己內心沖突時,有的人制造出內心和諧的假象,外表平靜內心崩潰,讓人感到虛偽而做作;有的人回避他人,內心孤立而封閉,在自我和他人之間始終保持一種感情上的距離,使自己不會受到擔憂的傷害;有的人是回避自己,繪制出一個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代替自己,也許是美麗賢惠的妻子,乖巧孝順的女兒,她渴望別人對理性化意向的認可,卻制造出內心的裂隙,僵硬刻板的自我控制背后是精力的浪費,情感糾葛的痛苦與絕望。
中國女性是很辛苦的,兼顧工作家庭兒女,也利弊參半,一方面有機會得到社會上的話語權,被尊重和認可,認真的按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一方面在家庭關系面前身心疲憊無力分身,常常迷失在家庭事務中忘記初衷。
我們一直在需求安全感,在產生了孤獨、無助、恐懼等感受之后,改變環境改造自己代替不了自我意識的提升,意識到真正的情感和需求,發現自己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在真實情感和信念的基礎上與他人相處,不畏將來。
只有這樣真正的所思所想,敢作敢當,才注于內心以勇氣,真正的內心成熟。
魚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我們只需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嘗試。
其實現今社會復雜多變,我們力求標準卻沒有統一標準,比如長輩催促你盡早完婚過日子,但還有一堆閃婚,晚婚,不婚,丁克,離異,再婚。而同性戀,婚外戀,姐弟戀這些并非難以接受,新聞已不是熱點。
這是一個觀念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標新立異的時代。
我們可以努力嘗試在原有的道路上繼續拓寬,也可以嘗試推翻舊習,打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取決于你內心的真實情感。
片中有一幕小插曲很動人,也是我們應該明白的一點。
那就是當身邊親友(沒有利益沖突的人)指責你,攻擊你時其實他們是在傷害自己,要么你不予理睬的躲開,要么你過去給他們以擁抱,拍拍他們的肩膀。
以此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