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決策總是拿不定主意?拋個硬幣試試吧!

當你在幾種決策選項之間搖擺不定,不如拋個硬幣試試看,說不定能幫你加快選擇。

作者 | 梁李靜

畢業季來臨,你歷經重重考驗、一路過關斬將,好不容易獲得了兩份工作錄用函,卻忽然犯了難:一個崗位的薪資待遇雖差強人意,但公司氛圍好、工作內容輕松;另一崗位工資十分誘人,但是工作強度卻是令人望而卻步的“007”,究竟該選哪個好呢?

Pixabay.com

假如你查閱信息無數、問遍親朋好友,卻仍然不知作何決策,你該怎么辦?不如拋個硬幣來幫你做決定吧!

2019年4月,瑞士巴塞爾大學的Maria Douneva等三位研究者在JESP上發表文章指出,當你在幾種決策選項之間搖擺不定,不如拋個硬幣試試看,說不定能幫你加快選擇。

這幾位研究者通過三項線上實驗說明,硬幣拋出的隨機結果并不能左右你的最終決定,但它可以作為一種心理暗示,讓你對自己真正認可的決策更為篤定,從而不會再浪費更多時間搜集信息以幫助自己下定決心。

老布什在2017年“超級碗”中擲硬幣

首先,在實驗1中,研究者招募了170名參與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參與者需要以高層管理者的視角評估一位門店經理的工作表現,并據此決定是否解雇他。他們首先閱讀了一份材料,初步決定門店經理的去留,并評估自己對這個決策多有把握(0%-100%)。

之后,實驗組的參與者將看到拋硬幣的動畫——硬幣拋出正面代表“留下他”、反面則代表“解雇他”。參與者們可以自行選擇最后做決定時是否參考拋硬幣的結果。對照組的人則看到一個表示“正在加載”的旋轉沙漏,并得知稍等一會兒即將進入下一環節。

接下來,在初步決策中選擇“解雇經理”的參與者直接進行最終決策;而選擇“留下經理”的參與者則會得到10條有關這位經理的更多個人信息,參與者可以按序號(1-10)選取自己想要仔細查閱的信息,并在閱讀完畢后給出他們的最后選擇。

Pixabay.com

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報告自己作出最終決定有多難,以及他們對最終決策的把握。在此之外,獲取了額外信息的參與者還需要評價這些額外的信息對于做決定有多大幫助。

研究者將參與者第二次選取的額外信息量作為因變量,以“是否拋了硬幣”這一條件以及初步決策的肯定程度作為自變量,進行了一次回歸分析。他們發現,在初步決策后、最終決策前拋過硬幣的參與者在查閱第二輪信息時所需的信息量,僅僅是對照組的參與者的1/3!

研究者通過兩個子實驗去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擾,得出了相似的實驗結果,初步說明:如果人們在初步判斷之后拋個硬幣,無論硬幣拋出的結果與他們的初步判斷是否一致,他們對后續信息的需求都會顯著降低,從而加速做出最終決策。

但是,拋硬幣是為了什么呢?你是把最終決定權交給了硬幣,還是僅僅把它當作決策的“加速器”呢?

實驗2的流程與實驗1類似,只不過參與者這次要查看兩款電腦包的圖片和描述信息,并判斷哪一款背包更貴。不管他們在初步判斷之后是否需要更多信息,研究者都展示了兩款背包的買家評論。

研究者最終會揭曉正確答案,并要求參與者報告在看到正確答案時,感到失望還是滿意。針對拋硬幣這一過程,參與者還需回答如下問題:第一,拋硬幣的結果是讓自己對初步判斷更有把握,還是讓自己開始懷疑最初判斷?第二,得知結果后,是否想要重新再拋一次硬幣?

通過方差分析,研究者們進一步驗證了實驗1的結論。他們還通過回歸分析發現,參與者對正確答案感到失望也好、滿意也好,與他們對拋硬幣的理解與感受沒有任何顯著關聯。也就是說,參與者認為是自己而非硬幣對決策結果負責,一定程度說明,拋硬幣并不是決定性工具,而是決策的“加速器”。

實驗2研究結果:各條件下參與者的信息需求程度

實驗3中,研究者選取了一個更為真實的決策場景——捐款。

在此次實驗中,參與者需要選擇合適的醫療慈善組織,把研究者提供的0.1歐元的善款捐給它。首先,研究者在6個真實存在的醫療慈善組織中隨機選了2個參與者聞所未聞的組織,讓他們閱讀相關信息后決定把錢捐給誰。

這一次,參與者們做出初步決定之后,需要明確報告自己是否需要以及需要多少附加信息才能做出最終決定。無論大家的需求如何,研究者都會在下一環節展示兩個慈善組織的官網地址。

在做出最終決策前,參與者需要寫下1到5條理由說明自己為什么選擇把錢捐給自己所選的慈善組織。在做出決策后,參與者需要評估自己做決策時獨立性有多強,并說明自己對拋硬幣這個過程的感受。

研究者所選6個醫療慈善組織之一Aplastic Anemia & MDS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官網

結果表明,拋過硬幣的參與者在后續決策中需要的信息的確更少了(瀏覽慈善組織官網的平均時間更短、平均寫下的理由也更少)。實驗組和對照組對于決策獨立性的評價并沒有顯著差異,進一步說明硬幣的結果其實并不會左右人們的決策內容。

他們還發現,在三項實驗中,雖然每次參與者都不同,但絕大部分人前后的兩次決策都是一樣的。這說明,大家在拋硬幣之前早有答案,拋硬幣無論正反,只不過作為一種心理暗示加速了人們下定決心,從而避免再搜集過多無效信息干擾自己看清真實的內心。

人生大小事常常讓你感到難以抉擇?不妨扔個硬幣試試,讓它幫你趕快認清自己內心的真實選擇究竟是什么吧!

參考文獻:

Maria Douneva, Mariela E. Jaffé, Rainer Greifeneder, Toss and turn or toss and stop? A coin flip reduc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in decision-ma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83, 2019, Pages 132-141, ISSN 0022-1031,?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9.04.003.

— End —

編輯 | 趙雪瑩 莫田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們是否曾獨自穿行遙遠的道路去見另一個人? 別人都以為你是個瘋子是個傻子,所有人都知道結局已經注定。 但是你卻明白...
    寄生于墻角的蘑菇閱讀 297評論 0 2
  •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去校園的下面抓螞蚱。 一去那里就覺得跟沒螞蚱似的,于是我把那里的每個角落都用腳踩了一遍,結果才抓到...
    A丫頭_6b29閱讀 277評論 1 3
  • 又一次的家長會,此刻回想起來,依然會有激動!這是家長會,可又不是,因為我們把它定義為了“敘事慶典”。既然是敘事,那...
    世界好大讓孤單好滿閱讀 470評論 0 3
  • 歡迎來到每日一思。 今天,我與大家探討的是,怎樣和對方談判。 一說起談判,我們大腦里就有一副畫面:一條長長的會議桌...
    王斐007閱讀 155評論 0 0
  • 當孩子長大后,就會慢慢疏離父母。有了家庭后,就會以自己的生活為重心。 這讓我想到了龍應臺目送里的那句話:所謂父女母...
    夏日里的木子李閱讀 2,322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