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書推薦:一個用心的生活家,勝過夢想家

記得很多年前刷到陳坤的一條微博:“什么樣兒的人,住什么樣兒的家。”

(陳坤微博配圖)

這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

保持房間的整潔,清除不必要的東西,打理好每一件事情,遠離錯誤的人和圈子,清理心中的雜念。

把自己的家整理好,也就能更加明白自己的內心,個人的格局也會隨之擴大,活得更加自在和通透。

每個人的家里,都有獨一無二的味道。

你想要的生活,都藏在你對家的態度里。

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熱播的時候袁姍姍因為自己的房間霸占的熱搜。

一期中包文婧被邀請到袁姍姍家中做客,一進門驚出了雙下巴!

看過洗手間之后更是毫不留情面的吐槽這是豬圈,自己長這么大,根本沒見過這么亂的房間。

坐在攝影棚中觀察的維嘉和大張偉等人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

好友俞灝明更是實力吐槽:“我作為男生我都不會這樣,看不過去的?!?/p>

以下是微博網友的評論

@楓笑溪吖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是事實,外表光鮮亮麗,其實家里亂的一匹,絕對是現實版的“精致”豬豬女孩!

@莫西莫西邊

其實我的房間也是這樣的,所以并沒有感覺很驚訝了,有的時候頭腦一熱就全部收拾好了,所以啊,放心啦!

@橘子汽水走一個

袁姍姍真的是顛覆了我對她的印象,原來明星真實是這樣的,瞬間覺得在生活上和我也沒什么兩樣,看到珊珊爸爸復雜的眼神,仿佛看見我爸平??次业谋砬椤?/p>

...

哈哈哈,看來這并不是只是某一個女孩的生活狀態。

后來,袁姍姍在網絡上回應到:“別放棄我,還可以救一下?!?/p>

誰都不是天生的生活家,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成為理想中的樣子。

哈佛商學院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環境十分干凈整潔;而不幸的人們,通常生活在凌亂骯臟中。

有人說:“整理也就是疊疊衣服,收拾屋子、扔東西吧?”

其實整理改變的絕不只是有形物品的收納陳列,而是通過整理物品觸及心靈,甚至改變整個人生。

“中國收納女王”袁春楠老師也說過:“整理不僅是一項軟技能,更是一種能夠陪伴終身的思維方式,是根據我們當下的價值觀,對身邊有形、無形的資源進行排列、組合、再分配的過程。”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掌握整理技巧呢?

在袁春楠老師的新書《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中提出了“5+1”整理方法,幫助我們快速理清思路,開啟新的生活。

第一步:清空

把所有東西全拿出來!當你把物品從容器中全拿出來時,就完成了清空這個動作。

對每一個說不清里面有什么的櫥柜、收納工具,都要從清空做起。

把一個櫥柜清空是一種需要勇氣的儀式,要面對的不只是里面的物品,還有回憶甚至情緒。

整理是一種學習與自己相處的過程。每件物品身上都攜帶了回憶,早一天用雙手理出深藏在家中各個角落的過去,就能早一點接受自己,重新開啟新生活。

無論過去有多少不愉快的經歷,通過整理,你最終都會認識到,任何挫折與痛苦,都是人生財富。敢于向過去挑戰的人,才能積極地過好今天,自信地向往未來。既然早晚要面對,不如鼓起勇氣,勇敢地從清空做起。

第二步:分類

“把物品進行詳細分類”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過程,但是,若想為分類的下一步“簡化”提供方便,無論物品有多少,都要將類別分到最細。

要你經歷過一次細細地將一大類物品分成很多小類的過程,你就會發現這其實是最方便也最事半功倍的方式,非常值得體驗。

如果你要整理一間東西特別多的房間,那么可以準備一些小便利貼,寫上物品的類型,在墻面上每隔一段距離貼一張,之后再把對應類型的物品堆放在便利貼下方的空地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混淆或者遺忘。

第三步:簡化

簡化,是根據你當下的價值觀對持有的全部物品做出取舍。

家是需要新陳代謝的,家不是貔貅,不能只進不出。

任何一件物品進了家門后,一小部分可能永久保留,另一部分要適時從家里離開。無論當初花多少錢買回來的東西,只要堆在一起不做取舍,家看上去就會像個雜貨攤,每件物品都激發不起使用的欲望。

空間被“瘦身”后,你的生活會從此變得簡單。

《簡單生活的藝術》的作者多米妮克認為:“如果決定將擁有物的數量控制到最少,選擇最佳品質的產品就成了必要。”在物品的選擇上, 多而雜或少而精,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如果你身邊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珍愛之物,你都愿意愛惜使用并與之建立關系,那么家中的每一寸空間都是天堂。除掉雜物、垃圾、灰塵,簡化至極限,人的命運也會跟著改變。

第四步:收納

選擇一款合適的收納工具,有 4 點原則:

1. 統一:盡量集中選購口碑好的 1 到 3 個品牌,價格中等偏上,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兩分貨,顏色選透明或白色,同款的數量最好一次下單兩件,并排擺放更美觀。

2. 外形:盡量選收納能力最強的正方形、長方形,造型上的優選順序是開放式 > 抽屜式 > 帶蓋式,以方便用最少動作拿取。

3. 材質:在外展示的工具要選有質感的,把塑料感強的盡量收進櫥柜里。

4. 功能:通用性強、適合在多個功能區收納物品的工具是最優選的。每一件收納工具都不是 100% 完美的,沒有好與壞的區別,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工具,因使用而誕生,當一款工具對你的生活毫無助力時, 與其持有,不如舍棄,以免陷入煩惱。

第五步:定位

很多人苦惱:“好不容易把家里 整理好了,但是過段時間又被打回原形,和原來一樣亂。怎么整理和減肥一樣,還會反彈呢?“

養成好習慣并不難,你需要做的是整理 5+1 步曲中的第 5 步:定位。當你把物品收納進容器后,不妨向后退一步、站遠一點,全局化觀看整體的收納效果。之后再根據家庭成員的使用習慣和審美標準,對物品的固定位置進行微調,給每件物品找到固定的“家”。

不要小看定位,這絕對不是無用功。

第六步:留白

在有形的空間中,嘗試接受留白的狀態吧!送走閑置物品、少買、不買、少往家里帶是最容易做到的方法。這不僅奠定了家居環境美的基礎,還給未來進入家門的新物品留有了余地。

讓自己忙碌起來很容易,真正閑下來不做事卻很難。 也許一個人只有在經歷過拼命獲取的階段后,才會隨著年齡、經歷、品位的改變,逐漸懂得自己真正要什么、得放下什么,懂得留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傊?,無論是對于有形的物品還是無形的人生,留白都太重要了。

5+1 的步驟缺一不可,其中難度最大的是簡化、收納和留白。當一 個人價值觀清晰后,更容易實踐簡化和留白。當一個人學習了方法、認識了工具、提升了審美后,做收納更容易。

推薦閱讀:

《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愛自己從整理開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