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

【寫作成長】木之?+?19?+?革命之路有些電影真的要到了一定的人生階段才能看懂,比如年輕時根本看不下去《美國美人》、《革命之路》、這類描述中年危機的電影,而現在卻能看的心有戚戚。

《革命之路》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年的美國康州。初見時,Frank是高談闊論的有志青年,April 是向往成為名演員的未來之星,在宴會上一拍即合?;楹笏麄儼岬揭惶幟小案锩贰钡男屡d郊外住宅區,買了一套帶花園的大房子,生了兩個孩子,但革命路居住的人一直覺得他們與眾不同。

主演恰好是萊昂納多和凱特,有人說, 這部片子是在探討,“泰坦尼克號”如果沒有沉,露絲和杰克可能會有的結局。我非常喜歡凱特,她有一點敏感又神經質的美,適合需要藝術氣質的女性角色。萊奧納多在凱特面前總算有些松弛感,把丈夫自負又平庸,自私又內疚的情感表現的非常細膩。

Frank從小就發誓不要和父親一樣度過碌碌無為的一生,可是他最終進了父親呆了一輩子的公司,做著不喜歡的無聊工作,過著和父親一樣的生活,為了逃避這種宿命般的無力感,他甚至出軌了一個崇拜他的小職員,雖然那個姑娘根本聽不懂他說的話。

April享受著被特別看待的感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自己或許根本不是當演員的料。隨著演藝生涯的失敗、丈夫的平庸、年華的老去,自己和別的鄰居家庭主婦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開始頻頻爭吵。

激烈的爭執后,April翻看舊照片,想起了丈夫年輕時對巴黎的向往,她提出一個瘋狂的計劃——“全家搬到巴黎”,過一種充滿希望和激情、完全不同的生活。丈夫被說服了,兩個人開始著手準備,甚至驕傲的告訴了所有鄰居、同事、朋友,他們要搬去巴黎了,他們享受著大家的詫異,為又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歡欣鼓舞。而這計劃卻成為了催化劑,兩人關系陷入爭吵、嫉妒、指責的惡性循環,推向更痛苦的深淵。

鄰居家的神經病數學家兒子,是個很特別的角色,他的神經病似乎只體現在一點,就是他永遠毫不留情的說實話,完全看透了這一對虛假完美伴侶。他對凱特說的最后一句話,也是致命一擊,我過的很慘,但我多慶幸不是你腹中的孩子,他才是最慘的。

怎么也想不到,結局會這么絕望。彈幕都在說,April是個自作自受的矯情文藝女青年,或許是吧,但是不至于此啊,她說孩子讓她很痛苦的時候,我覺得她還挺真實的,畢竟在當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個人呀,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又有什么錯。悲劇還是和時代背景有關吧,如果可以允許婦女在醫院墮胎,April不會選擇這么慘烈的方式,如果給女性的工作機會更多,離婚的輿論環境更好,或許她可以和Frank離婚,過真正自由的生活,雖然她肯定要吃不少苦頭,但這個故事不會讓人絕望。

誰不想有一天能徹底逃離庸常的世俗生活呢,可是又幾人能舍下一切世俗意義上的幸福?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對生活溫和的反抗,就像是結尾處那位老先生一樣,在無法逃離的呱噪中悄悄調低助聽器的音量,得以安靜片刻,如此罷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