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不自賞》
考完線代一身輕,認真復習還是有用的
摘自羋十四微博
[cp]我把這個問題歸納成「看到其他同學通過作弊得到高分導致我內心焦慮,該怎么辦?」
作弊不是技巧,而是通過違反規則得到好處。
但你焦慮的,不是公平原則被破壞。——如果你嫉惡如仇,大可以根據考規舉報作弊者。但你衡量了一下,覺得“告密者”這個身份將帶來的心理負擔,以及可能會被作弊者得知之后對你采取的孤立等報復手段,是你不愿意承受的后果。
你焦慮的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被懲罰,反而獲得了比遵守規則的人更好的結果。
說得更直接,你隱隱羨慕著他們得到的好結果,甚至懷疑,這些“迂腐的”規則還有必要被繼續遵守嗎?
有的。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為了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我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有的,規則依然有被遵守的價值,而你的焦慮也屬于成長的必經路口。
將這個問題極端化,投射到人生觀上,就是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如果好人沒有好報,我還要做好人嗎?」
功利主義常常誘惑我們:「如果你選擇做一個好人,從長遠和根本的收益來看,一定是最大的。」
但現實殘酷地告訴我們:做了壞事的人活得滋潤如意;堅持做好事的人活得潦倒難堪;甚至有時候,壞人還要嘲笑好人,奪取了好人僅剩的道德優越感。
你遇到的考試作弊問題,只不過是這種情景的一種場景:作弊的人拿高分拿獎學金拿保研名額畢業后順理成章找到好工作。學校查處得再嚴厲,依然不乏膽大心細的漏網之魚。
永遠有人,會因為破壞某些規則得利。
永遠有人,會因為突破良知的底線得利。
他們炫耀那些閃閃發光之物,盡情地嘲笑你,覺得你的迂腐不過證明了你的愚蠢。
盡管有時候,那些炫耀和嘲笑是無聲,甚至無意的。比如整容之后傍了大款的女同學在朋友圈發logo照,比如走了后門進某機關的男同學拿到了北京戶口,比如坐在你斜對面的同事因為擅長拍馬屁被提到了樓上高一級的行政辦公室。
如果你今天不困惑,明天困惑也必如約而至。這就是我們如今所處的社會,而解決困惑的唯一方法,就是明白自己何以為人的價值。
你可以把它叫做原則,叫做底線,或者是三觀的核心部分,但無非是,為自己找到那個永恒不變的坐標。而且那個坐標,要經得起考驗。
曾經信仰一度為我們提供坐標,傳統價值融入到家庭和社會訓導也可以為我們定位,但確實,到了被市場經濟徹底主宰的21世紀,利益成為行為的指南,而道德下降成為最低限度的義務,法律則半遮半掩地維系著最后的恥度。
我們需要很努力,才能做一個好人。這意味著我們認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備了某些不可或缺的因素,譬如對良心認同的自我完成,對某些道德榮譽的渴望,對一些已經被論證的真理的捍衛,甚至也需要一個被俗世贊賞的結果來證明倫理存在的必要性。
但當我們孤身面對荒野的時候,我們只能向內尋求力量:有一些仗,是英雄主義的單挑,你要與你內心的搖擺戰斗,別人幫不了你。
如果最終結果未如你所愿,你是否還從心底堅持自己選擇的價值體系?不要回答地那么快,我們都不知道失望與絕望會以何種面目猙獰到來。
共勉。
#睡前教育#[/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