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學習筆記 —— NB-IoT介紹

一、簡介

NB-IoT 是指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術,是一種低功耗廣域(LPWA)網絡技術標準,基于蜂窩技術,用于連接使用無線蜂窩網絡的各種智能傳感器和設備,聚焦于低功耗廣覆蓋(LPWA)物聯網(IoT)市場,是一種可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的新興技術。

NB-IoT 技術可以理解為是 LTE 技術的“簡化版”,NB-IoT 網絡是基于現有 LTE 網絡進行改造得來的。LTE 網絡為“人”服務,為手機服務,為消費互聯網服務;而 NB-IoT 網絡為“物”服務,為物聯網終端服務,為產業互聯網(物聯網)服務。

NB-IoT 網絡只消耗大約 180KHz 的帶寬,使用 License 頻段,可采取帶內、保護帶或獨立載波等三種部署方式,與現有網絡共存。可直接部署于 GSM 網絡、UMTS 網絡或 LTE 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二、NB-IoT的特點

2.1 優點

  • 低功耗

低功耗特性是物聯網應用一項重要指標,特別對于一些不能經常更換電池的設備和場合。為了滿足電池達到 5 到 10 年壽命的需求,NB-IoT 網絡引入 PSM 和 eDRX 技術極大降低了終端功耗,可使設備在生命周期絕大部分時間處于極低功耗狀態,從而保障電池的使用壽命。

  • 低成本

NB-IoT 終端采用窄帶技術,基帶復雜度低,只使用單天線,采用半雙工方式,射頻模塊成本低,大部分(SRVCC、IMS、緊急呼叫等功能)不必要的功能都可以裁剪。同時采用 SoC 內置功放 PA,降低了對終端 Flash 存儲空間、終端尺寸、終端射頻等的要求,從而極大降低了 NB-IoT 的終端成本。

NB-IoT 網絡是基于 LTE 網絡的技術,所以在現網 LTE 網絡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就可以很快組網,很快擴大覆蓋。目前各大運營商仍在大力推動 LTE 網絡建設,也有利于 NB-IoT 的覆蓋改善。

  • 大連接

NB-IoT 比 2G/3G/4G 有 50-100 倍的上行容量提升(特定業務模型),在同一基站的情況下,NB-IoT 可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 50-100 倍的接入數,單小區可支持 5 萬級別的用戶規模。

  • 廣覆蓋

NB-IoT 室內覆蓋能力強,164db 覆蓋(MCL),比 LTE 和 GPRS(2G)提升 20db 增益,相當于提升了 100 倍覆蓋區域能力。不僅可以滿足農村這樣的廣覆蓋需求,對于廠區、地下車庫、井蓋這類對深度覆蓋有要求的應用同樣適用。

NB-IoT 為什么覆蓋廣?

  1. 重復傳輸,延長信號碼元的傳輸時間。碼元的重復傳輸事實上就是一個最簡單的信道編碼,盡管降低了信息的傳輸速率,但是在解調或譯碼上的可靠性,特別是在低信噪比的接收環境下更加有效。比如想下譯碼出錯概率為10%,重復次數增加,使得整體譯碼出錯概率大大降低。
  2. 現有的TTI bundling和HARQ重傳技術也可以實現延長信號碼元的傳輸時間。相關的提升覆蓋的數值,在VoLTE的商用網絡實踐中已經證明可有效改善信號的覆蓋范圍。
  3. 鑒于NB-IoT業務需求的速率很低,100 bps左右已經可以實現大部分業務,所以可以采用低階的調制技術,如BPSK、QPSK、更短長度的CRC校驗碼等。
  4. 在編碼方面,NB-IoT采用Turbo編碼,GPRS采用卷積碼,優勢體現在對譯碼信噪比需求降低,對應覆蓋距離有3~4 dB的增強。
  5. 對時延要求的降低以及在部分下行物理信道上采用功率增強(Power Boost),對信號覆蓋都有直接的增強。

2.2 缺點

  • 延時大
  1. 首次入網連接 10s 左右
  2. 入網后傳輸時延百毫秒到數秒以內
  3. PSM 睡眠響應時間延遲
  4. 無QoS能力
  5. 時延大無法實時通信,不支持語音
  • 小數據量
  1. 窄帶接入(180KHz),數據量 50 字節 ~ 200 字節為宜,越小越好
  2. 傳輸帶寬低無法傳圖片
  • 低速率

上行理論峰值速率 15.6Kbps,下行理論峰值速率 21.25Kbps

  • 低頻次

大部分終端應長期處于休眠狀態,上報數據頻次低。按天上報,每天 1~2 次較為合適。高頻次上報(例如 30 分鐘),對網絡容量占用大。上報頻次越高,對網絡容量影響越大。

  • 低移動性

NB-IoT 適宜慢速移動,移動速度小于 30km/h

三、NB-IoT的網絡架構

NB-IoT 網絡組成包括 NB-IoT 終端、NB-IoT 基站、NB-IoT 分組核心網、IoT 連接管理平臺和行業應用服務器。NB-IoT 的接入網構架與 LTE 一樣。

四、NB-IoT的主要應用場景

NB-IoT主要實現采集數據上報傳輸,網絡下發控制指令,短信傳輸,端到端數據透傳,以及基于基站的定位等功能。可滿足對低功耗、長待機、深覆蓋、大容量有所要求的低速率連接業務,更適合靜態及低速業務、對時延不敏感、非連續移動、實時傳輸數據的業務場景,基本可以承接大部分2G網絡承載的物聯網業務。其業務場景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自主事件觸發業務類型: 如煙霧報警探測器、 設備工作異常等, 上行極小數據量(十字節量級 ),周期多以年、月為單位。
  • 自主周期上報業務類型: 如公共事業的遠程抄表、 環境監測等, 上行較小數據量(百字節量級 ),周期多以天、小時為單位。
  • 遠程控制指令業務類型: 如設備遠程開啟 /關閉、設備觸發發送上行報告,下行極小數據量 (十字節量級 ),周期多以天、小時為單位。
  • 軟件遠程更新業務類型: 如軟件補丁 / 更新,上行下行較大數據量需求 (千字節量級),周期多以天、小時為單位。

各場景的具體差異,可以從上行速率,下行速率,時延、移動性、低功耗要求、語音播報等方面的傳輸能力以及在單用戶日均流量、單次傳輸帶寬、傳輸頻次和業務發生時間分布等業務模型兩個維度進行區分。具體參考如下統計。

NB-IoT 有三種不同模式對應的物聯網中的不同場景需求。

  • DRX 模式 可以用在共享單車這一類場景,因為如果是 eDRX 模式的話也許就需要用戶站在單車前等了五分鐘它才能自動開鎖。
  • eDRX 模式 就可以用在物流監控等場景中,因為貨物在運輸時并不需要實時去監控,只要隔一段時間去確定一下位置就可以了。
  • PSM 模式 可以用在遠程水表,電表上,因為這些表上的數據沒必要每天去抄一次,可能半個月左右去檢查一下數據就可以了。

五、NB-IoT的比較

5.1 蜂窩網絡技術比較

5.2 國內NB-IoT頻段比較

運營商 頻段 中心頻率 上行頻率 下行頻率
中國電信 B5 850MHz 824MHz~849MHz 869MHz~894MHz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B8 900MHz 880MHz~915MHz 925MHz~960MHz

5.3 NB-IoT模式時延比較

首次入網時延: NB 終端開機后,終端和網絡有較多消息交互(認證,建立通道,分配IP地址等),花費時間較長,需要 6-8s 才完成網絡接入,才能獲得 IP 地址,用于后期數據傳輸使用。

數據上報和接收時延:NB 終端接入成功后,當終端有數據傳輸時,終端會主動和基站建立無線連接(此時不再需要認證、IP地址分配等過程),無線鏈路建立成功后,立即發送數據。終端進行數據上報的時延與終端所處的狀態、無線網絡覆蓋密切相關。

終端上報數據 平臺下發數據(PSM) 平臺下發數據(DRX) 平臺下發數據(eDRX)
空口時延+專網到客戶服務器之間的時延 空口時延+專網到平臺之間的時延+PSM最長休眠周期(最大 310小時) 空口時延(750ms)+ DRX尋呼周期(最大為 10.24秒,最小 1.28秒) 空口時延(750ms)+ eDRX尋呼周期(最大為 2.92小時,最小 5.12秒)
秒級(3 秒到 30 秒) 小時/天級別,取決于終端上報周期 秒級,取決于DRX尋呼周期 秒級到小時級,取決于eDRX尋呼周期

5.4 NB-IoT模式功耗比較

終端狀態 功耗消耗 某環境實測結果
PSM 狀態 3 uA 2.7 uA
eDRX 空閑態 xxuA~2 mA 1 mA
DRX 空閑態 1~4mA 1mA
連接狀態 發送 200 mA,接收 65 mA 發送 189 mA,接收 161 mA

六、NB-IoT的省電模式

NB-IoT 支持三種省電模式:

  •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連續接收模式)
  • eDRX(Extended DRX,擴展不連續接收模式)
  • PSM (Power Saving Mode,省電模式)

6.1 DRX模式

DRX 是廣泛應用在手機里的一種尋呼方式。可以想一下,如果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有人想要給你打電話,以什么樣的方式手機才能保證一定能監聽到這個尋呼的信息呢?相當于就需要手機每時每刻都在等著被尋呼,就像是在上課的時候聚精會神的同學,一直等著老師點名叫他回答問題。但是,對于手機來講,如果每時每刻都要等著被尋呼的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研發人員就研究出了 DRX,不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的這樣一種方法。它的原理如上圖所示,圖上藍色的脈沖,代表的就是手機可以每隔一個很短的間隔進行尋呼,而這也是我們在撥打電話時,通常都會等幾秒才會聽到鈴聲的一個原因之一。在每次尋呼之后,手機會休息一下進入 IDLE 態,進入 IDLE 態后手機會關閉接收機就相當于是同學們在上課的時候打了個盹。

DRX 模式可以認為下行業務隨時可達終端設備,時延小。在每個 DRX 周期,終端都會檢測一次是否有下行業務到達。該模式功耗相對較高,適用于對時延有高要求的業務,終端設備一般采取市電供電的方式,如路燈業務。

6.1.1 DRX周期

在 DRX 模式下,每次尋呼的間隔,就叫做 DRX 周期,這個 DRX 周期可以是 1.28s2.56s5.12s 或者是 10.24s由于 DRX 周期短,由運營商網絡側設置決定——SIM 卡辦理 APN 業務)。

6.2 eDRX模式

eDRX 模式可以認為終端設備隨時可達,但時延較大,時延取決于 eDRX 周期配置。在每個 eDRX 周期內,只有在設置的尋呼時間窗口 PTW 內,終端可接收下行數據,其余時間終端處于休眠狀態,不接收下行數據。該模式可在下行業務時延和低功耗之間取得平衡,適用于兼顧低功耗和對時延有一定要求的業務,如遠程關閉煤氣業務。

6.2.1 eDRX周期和PTW尋呼時間窗口

eDRX 在 DRX 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 尋呼時間窗口 PTW( Paging Time Window ),范圍為 2.56s ~ 40.96s,在每個窗口時間內,物聯網設備會尋呼三次,每次尋呼的間隔還是跟之前的 DRX 周期一樣。但是每三次尋呼后,它會進入較長時間的休眠,也就是 eDRX 周期,這個時間最長可以達到 2.92h但是具體的時長,運營商會根據物聯網設備和所需數據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所以說在這一方面也可以體現出該模式的靈活性)。

  • PWT尋呼窗口時間表

6.3 PSM模式

PSM 模式在無數據收發的情況下,終端會進入休眠狀態,不接收下行數據。只有終端主動發送上行數據(MO Data)時,才可接收 IoT 平臺緩存的下行數據 。 在該狀態下,終端射頻關閉,相當于關機狀態。但是核心網側還保留用戶上下文,用戶進入空閑態/連接態時無需再附著 PDN 建立。該模式功耗非常低,但時延大,適合對下行數據無時延要求的業務,終端設備一般采取電池供電方式,如抄表業務。

七、NB-IoT的工作狀態

NB-IoT 存在三種工作狀態,三種狀態會根據不同的配置參數進行切換。

  • Active 激活狀態 / Connected 連接狀態
  • IDLE 空閑狀態
  • PSM 休眠狀態

7.1 Active激活狀態/Connected連接狀態

模塊注冊入網后處于該狀態,所有功能正常可用,可以發送和接收數據。

狀態切換:

  • Active/Connected -> IDLE
    終端發送數據完畢,啟動“不活動計時器”,默認 20 秒,可配置范圍為 1s~3600s。無數據交互超過 “不活動計數器” 配置的時間后會進入 IDLE 狀態。

7.2 IDLE空閑狀態

模塊處于淺睡眠狀態,模塊處于網絡連接狀態,可接收尋呼消息和發數據。

狀態切換:

  • IDLE -> Active/Connected
    接收下行數據會進入 Connected 狀態。
  • IDLE -> PSM
    “不活動計時器”超時,終端進入 IDLE 狀態,啟動激活定時器 Active-Timer(T3324),無數據交互超過 Active-Timer 時間后會進入 PSM 狀態。

7.3 PSM休眠狀態

模塊處于深睡眠狀態,終端關閉收發信號機,內部只有 RTC 工作,網絡處于非連接狀態,因此雖然依舊注冊在網絡,但信令不可達,無法收到下行數據,功率很小。

簡單來說 PSM 模式就是把休眠的周期延的更長了,有效減少周期性TAU次數,如上圖所示,休眠態最長可以被延長到 310 小時,差不多就是 13 天左右。

狀態切換:

  • PSM -> Active/Connected
    TAU Timer(T3412) 定時器超時 后,模塊將被喚醒,進入 Connected 態。
    可通過拉低 PSM_EINT 引腳喚醒模塊,主動發送上行數據

7.4 Active-Timer定時器(T3324)

  • 終端進入 IDLE 狀態,啟動激活定時器 Active-Timer(T3324),超時時間配置范圍為 2秒~186分鐘
  • Active-Timer 超時,終端進入 PSM 狀態,在此狀態中,終端不進行尋呼,不接受下行數據,處于休眠狀態。

7.5 TAU定時器(T3412)

  • 終端進入 IDLE 狀態,啟動 TAU 定時器(T3412),超時時間配置范圍為 54分鐘 ~ 310小時,由核心網配置;
  • TAU Timer 超時,終端退出 PSM 狀態,發起TAU操作,回到 Active 激活狀態。

八、NB-IoT業務受理關鍵參數(工作模式和定時器參數配置)

在整個 NB-IoT 工作的過程中,有一些定時器參數可以進行設置,從而改變各個工作狀態的內部細節和周期占比,而這些定時器參數和 SIM 卡運營商的配置密不可分。因此,在購買 SIM 卡時請明確好自己所辦理的 APN 業務,不同 APN 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

以電信 NB SIM 卡為例,不同的 APN 代表著一組不同的定時器參數:

  • 默認簽約的 APN 為 ctnb
    • 監測上報類,開啟 PSM、關閉 eDRX,激活定時器 2s。
  • 若使用 APN psmF.eDRXC.ctnb
    • 監測上報類,開啟 PSM、開啟 eDRX,激活定時器 180s,eDRX 周期 20.48s,尋呼窗口 10.48s。
  • 當然,APN也支持用戶的定制,對應的 APN 名稱為 ue.prefer.ctnb
    • 工作狀態的開關與定時器參數由終端上報的參數決定。

? 由 Leung 寫于 2023 年 7 月 4 日

NB-IoT 通用方案
淺談NBIOT
NB-IoT四大關鍵特性及實現告訴你,為啥NB
NB-IOT介紹
一文讀懂NB-IO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